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太庙

太庙

在今北京市天安门东侧。是明清两代的皇家祖庙。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)。嘉靖、万历和清顺治、乾隆时多次重修,但仍保存明代建筑风格。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。1950年改为北京市人民文化宫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明、清两代皇家祖庙。在北京市天安门东侧。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后曾多次重修,清乾隆年间大加扩建。由三道围墙构成三层封闭式庭院,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,面积 13.96 万平方米。主要建筑前中后三座大殿和配殿,均黄琉璃瓦顶。前殿最为壮观,面阔11间,进深4间,重檐庑殿顶,殿内雕梁画栋,主要梁柱外包沉香木,其余木构件均为名贵金丝楠木,制作精细。主要建筑前有琉璃砖门及戟门各一座,两门之间有7座汉白玉单孔石桥。太庙虽经清代改建,其规制和木石部分,大体保持原构,是北京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之一。围墙外古柏成林。1924年太庙被辟为和平公园,1950年改为劳动人民文化宫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太庙


猜你喜欢

  • 赤谷县

    北魏孝昌中置,属建平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孝义市境。北齐废。

  • 草桥

    ①在今北京市右安门南草桥村。明、清以盛产花卉而闻名。明 《帝京景物略》 卷3: “右安门外南十里草桥,方十里,皆泉也。……土以泉,故宜花,居人遂花为业。”②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南。《魏书·世宗纪》: 永平

  • 象湖山

    即今福建漳平市东南象湖山。明嘉靖 《漳平县志》 卷2: 象湖 “在感化里。薮泽半亩许,泉混,泥深无底,视若田然。相传昔有象奔过此,遂沉不起,因名”。《明通鉴》: 正德十二年 (1517),“詹师富等据

  • 高鱼

    又作高梧、高吴。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郓城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 襄公二十六年 (前547),“齐乌余以廪丘奔晋,袭卫羊角,取之; 遂袭我高鱼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又作高梧城。在今山东省郓城县西北。春秋时属鲁。

  • 邪姜山

    又名三阳山。即今湖南衡阳、祁东、邵东三县交界处之三面山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“承水出衡阳重安县西,邵陵县界邪姜山。”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一》:邪姜山“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,有石岩可坐数十人,瀑泉从岩隙泻下不

  • 精山

    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北二十七里。《后汉书·朱儁传》: 南阳黄巾起义军孙夏为帅,“还屯宛中。俊急攻之。夏走,追至西鄂精山,又破之”。《魏书· 地形志》: 南阳郡西平县 “有精山”。即此。

  • 长沙县

    隋开皇九年(589)改临湘县置,为潭州治。治所即今湖南长沙市。大业初为长沙郡治。唐复为潭州治。天宝初为长沙郡治,乾元初复为潭州治。元为天临路治。明为长沙府治。清为湖南省会、长沙府治。民国初为湖南省及湘

  • 永昌州

    ①元至元十一年(1274)置,属大理路。治所即今云南保山市。至元十五年(1278)升为府。②元至元十七年(1280)置,属会川路。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北五里老街乡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为永昌县。

  • 博宁镇

    北宋置,属冠氏县。当在今山东冠县境。

  • 阿对泉

   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29河南府:阿对井“在阌乡县西南。阿对乃汉杨震家僮,尝引泉灌疏,因名。唐吴融《阿对泉》:‘五陵年少如相问,阿对泉头一布衣’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