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夷水
在今湖南新宁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3宝庆府:夫夷水“源出广西全州界,过此至邵阳会澬水”。
又作扶夷水、夫水。资水南源。在湖南省西南部。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南越城岭,北流到湖南省邵阳县双江口和赦水汇合后称资水。长248千米,流域面积4554平方千米。建有老虎坝等水电站。新宁以下可通航。
在今湖南新宁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3宝庆府:夫夷水“源出广西全州界,过此至邵阳会澬水”。
又作扶夷水、夫水。资水南源。在湖南省西南部。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南越城岭,北流到湖南省邵阳县双江口和赦水汇合后称资水。长248千米,流域面积4554平方千米。建有老虎坝等水电站。新宁以下可通航。
即今青海贵德县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河源附录:河水北流“至贵德州,地名必赤里,始有州治官府”。见“贵德州(2)”。
即今四川茂县西北之松坪沟水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翼州卫山县:“隋改为翼针县,治七顷城。贞观十七年,移治七里溪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卷73叠溪千户所:七里溪“在所东(西)七里。源出松坪寨,……流入于汶江”。
即今福建武夷山市搏南崇阳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崇安县: 崇溪 “在县治东南。有二源: 一出县东北岑阳山,承诸山溪壑之水西南流,绕城北一里,而为东溪; 一出分水岭,东南流,汇诸溪之水,经县西北十里大富桥
在今河北乐亭县西南二十八里阎各庄。盛产盐。清于此设盐大使。民国设场知事,理盐务。
战国时蜀国都城。在今四川成都市, 与广都、新都号为三都。成都之得名,据《太平御览》卷166引《史记》曰:“周太王逾梁山之岐山,一年成邑,二年成都,故有成都之名。”另据温少峰《试为“成都”得名进一解》(
即今湖北公安县西南,与湖南澧县接界之牛浪湖。《清一统志·荆州府一》:牛浪湖“在公安县南”。
又作洪关。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门水 “东北历峡谓之鸿关水。水东有城,即关亭也; 水西有堡谓之鸿关堡。……余按,上洛有鸿胪围池,是水津渠沿注,故谓斯川为鸿胪涧,鸿关之名乃起是矣”。又
元元贞元年(1295)升太和县置,属吉安路。治所即今江西泰和县。明洪武初复降为县,改名泰和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太和县置,治今江西省泰和县。属吉安路。辖今江西省泰和县地。明初降为县,并改名泰和
①春秋时鲁地。在今山东兖州市西北。《春秋》: 隐公九年 (前714),“夏,城郎”。又庄公十年(前684),“夏六月,齐师、宋师次于郎”。即此。清江永 《春秋地理考实》 谓隐九年所城之郎为 “鲁近郊之
即今广东丰顺县西南下八镇南贵人村。清有把总驻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