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渤海国置,为盐州治。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西南库拉斯基诺北下岩杵河。后废。古县名。渤海国置,治今俄罗斯库拉斯基诺北下岩杵河。为盐州治。辽废。
唐置,故址在今山西代县东南十五里峪口村。《旧唐书·郭子仪传》:唐天宝十四年(755),郭子仪“进攻云中马邑,开东陉”。即此。元废。在今山西省代县东北胡峪山上。唐武元衡有《度东陉关》诗。
汉魏洛阳城(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)南面东起第二门。汉名平门或平城门,魏晋改为平昌门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永嘉五年(311),汉刘聪遣将呼延晏寇洛阳,攻平昌门,克之。即此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。即汉魏洛阳故
北宋置,属邕州。在今广西靖西县东南。《宋史·外国传·交阯》: “元祐中,又数上表求忽恶、勿阳峒地,诏不许。”
在今河南项城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项城县:光武台“在县(按指今县南老城)西北二十里。光武幸南顿时所筑”。
元至正二十一年 (1361) 朱元璋改饶州路置,属江南行省。治所在鄱阳县 (今江西波阳县)。寻改为饶州府。元至正二十一年(1361年)朱元璋改饶州路置,治鄱阳县(今属江西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省鄱江流域(
在今云南禄丰县西,广通镇西一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楚雄府广通县:立龙河“源出马鞍山下,流经城西,又北会于大河。大河在县北三十里,自府境流入,汇县境群流而西北出,流入定远县境入龙川江”。
一作南平寨。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瞿唐峡长江南岸。《平夏录》: 明洪武四年(1371),汤和等伐蜀夏,夏 “于铁索外,北倚羊角山,南倚南城寨,凿两岩壁,引缆为飞桥 三,平以木板,置炮以拒我师”。
秦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临沂市西南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 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 说:“沂州临沂县有汉戚县故城。” 《续山东考古录》 卷20谓疑即县西南四十里之舜歌城。三国魏属东海国。西晋以后废。
即今四川涪江支流梓江 (梓潼水)。《元和志》 卷33射洪县: “县有梓潼水,与涪水合流,急如箭,奔射涪江口,蜀人谓水口曰洪。” 《新定九域志》卷7: 射江,“郦道元 《水经注》: 涪江水东南合射江,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