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庆市

安庆市

1927年由怀宁县析置,治安庆城(今安徽安庆市)。1930年撤销,并入怀宁县。解放后1949年4月复置,同年10月又废。1950年复设安庆市。


在安徽省西南部、长江下游北岸。面积1.53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474平方千米)。人口605.2万(市辖区59.6万)。辖迎江、大观、郊区三区和怀宁、枞阳、潜山、太湖、宿松、望江、岳西七县,代管桐城一县级市。市人民政府驻大观区。隋置熙州,治怀宁县(今潜山县),唐武德四年(621年)改为舒州,治怀宁县。北宋政和五年(1115年)置舒州德庆军。南宋绍兴十七年(1147年)改舒州为安庆军,安庆之名始此。庆元元年(1195年)以宋宁宗曾驻此任节度使,升为安庆府。景定元年(1260年)移府治于宜城,移怀宁县自今潜山县来治,为今安庆市区建城之始;为安庆府治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改为安庆路。明为安庆府。清康熙六年(1667年)属安徽布政使司,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宁移治安庆。1914年属安庆道。1927年由怀宁县城区析置安庆市。1927年直属安徽省。专员公署。1949年安庆市撤销,并入怀宁县。隶皖北行署区。1951年置安庆市,属安庆专区,次年升为省辖市(地级)。1952年复隶安徽省,属安庆专区。1956年改为县级市。1959年复为省辖市,由安庆专区(1971年改地区)代管。1979年属省直辖。1988年撤销安庆地区,以所辖江北3区、8县为市辖区、县。地处大别山区向长江沿岸冲积平原过渡区。长江流经东南部,皖河及其支流潜水、长河流经中部。西有龙感、大官、黄湖、泊湖,诸湖相连,东出华阳河口,中有武昌湖,东有破罡湖、菜子湖、白荡湖等湖群,构成湖河交错的圩区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油菜籽、小麦、棉花、苎麻、玉米为主。山区盛产茶叶,并有松、杉、油桐、油茶、生漆、乌桕、板栗、柑橘等。矿产有金、铜、铁、硫、磷、大理石、石棉等。有石油化工、轻纺、建材、机电、食品等工业,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。合九铁路、高界高速公路和合安、安铜、安宿、安枞等公路经过市区。安庆港为沿江十大港口之一。安庆机场与国内中心城市有直达航班。名胜古迹有天柱山、司空山、大龙山、妙道山、小孤山、浮山和薛家岗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、张四墩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。有振风塔、迎江寺、熊成基起义旧址等纪念地有中央红军独立二师司令部旧址、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、太平军枞阳会议旧址和陈独秀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圭苑

    东汉雒阳苑囿。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。《后汉书·灵帝纪》 载: 光和三年 (180),“是岁作圭、 灵昆苑”。 李贤注: “圭苑有二, 东圭苑周

  • 陁隆县

    唐置,属应州。治所即今贵州台江县。后废。唐羁縻县,贞观三年(629年)置,治今贵州省台江县。属应州羁縻州。天宝后废。

  • 万州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七年(1374)置,属海南卫。治所在今海南省万宁县。后废。

  • 昌县

    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北。《汉书·王子侯表》: 汉武帝元鼎元年 (前116)封城阳顷王子差为 “昌侯”。五年 “坐酎金免”,复为昌县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诸城市东北。属琅邪

  • 三坑墟

   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南三坑镇。清设三坑汛,有外委把总驻防。

  • 桑泉县

    ①西魏恭帝二年 (555) 改猗氏县置,属汾阴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临猗县南。北周复为猗氏县。②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蒲州。治所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四十里临晋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12临晋县: 桑泉县

  • 兴化府

    明洪武元年(1368)改兴化路置,属福建省。治所在莆田县(今福建莆田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莆田、仙游等市县地。1913年废。明洪武元年(1368年)改兴化路置,治所、辖境同兴化路。属福建省。1913年废

  • 太平银场

    ①北宋置,属光泽县。即今福建光泽县北大银厂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邵武军光泽县与《宋史·地理志》 邵武军光泽县均有太平银场。②北宋置,在今江西南丰县西南白舍镇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6建昌军:南丰县有“太平”银

  • 研和县

    元初置研和百户,至元十三年 (1276) 改县,属新兴州。治所在今云南玉溪市南二十四里研和镇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后废。古县名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置,治今云南省玉溪市南研和镇。属新兴州

  • 天胎山

    在今河北东光县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东光县“有天胎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东光县:天胎山在“县南十里。土阜隆起,南临靳河。一名天台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