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小华山

小华山

即少华山。在今陕西华县东南。与华山(太华)峰势相连,而山峰稍低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太华之山“又西八十里, 曰小华之山”。郭璞注:“即少华山。”


(1)古山名。又称少华山。在今陕西省华县东南。与华山(太华山)山势相连而海拔稍低。《陕西通志》卷十三:“太华山西八十里曰小华山,小华即少华。”(2)今山名。在陕西省白水县城西南约20千米。白水河自西北流经山下。山上有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,依山修庙塑像,凿石开路,悬空架栈,设置铁索,可攀缘而上。有齐云洞、观音洞、希夷崖等名胜,仿佛华山缩影,故称小华山。山南两岸石崖窄狭,有高约4米的大石阻挡,水流经过形成天然瀑布,流入8米深的水潭内,远望浪花飞溅,若白鸡扑下,故俗称白鸡扑潭。据传潭内有白龙出现,因名白龙潭。山壁自宋以来,有不少摩崖题刻,北宋元符年间题刻的“石罅声中闻漆水,寒云影里见青山”之句,尚可清晰辨识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安梁场

    在今江苏东台市东南安丰镇。产海盐。民国初以富安、梁垛二场并入安丰场,改名安梁场。设场知事。1938年改名安丰镇。

  • 东安平县

    秦于安平置,属临淄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东北十里皇城营。西汉属甾川国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“师古曰:阚骃云,博陵有安平,故加东。”东汉属北海国。三国魏属齐国。南朝宋改为安平县。古县名。秦始皇二十

  • 三峰岭

    在今福建龙岩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龙岩县:“三峰岭在县东百里。岭半有隘。”

  • 流波䃥镇

    在今安徽金寨县东南。 旧属六安县。 今为响洪甸水库淹没。清同治 《六安州志》 卷5: 流波䃥在 “州西南一百四十里”。

  • 感通寺

    在云南大理寺北二十里点苍山麓。明代至今称感通寺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111: 感通寺 “在点苍山。旧名荡山寺,又名上山寺。有二礼拜石,上有手足痕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6大理府: 威通寺 “在点苍山四峰

  • 隆益镇

    又名龙益镇。清置,属鄜州。在今陕西富县西北龙义湾。

  • 吴头楚尾

    一作楚尾吴头。指今江西北部。春秋时为吴、楚二国交接之地,吴在东,楚在西,故云。宋黄庭坚《谒金门》词:“山又水,行尽吴头楚尾。”指此。指今江西省北部。其地春秋时为吴楚两国交界处,吴在东,楚在西,故云。见

  • 卤城

    在今甘肃天水市与礼县之间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夏侯渊传》:建安十九年(214),“赵衢、尹奉等谋讨超,姜叙起兵卤城以应之”,即此。在今甘肃省天水市、甘谷县之间。三国蜀诸葛亮斩魏将张郃于此。

  • 昭阳山

    在今江苏兴化市西四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3高邮军: 昭阳山,“ 《寰宇记》 云,在兴化县西南四里。有庙号昭阳府君。按 《史记》,昭阳为楚怀王令尹,出入将相。注云,昭姓,阳名也”。

  • 柴里 (裏) 斗六社

    即今台湾省云林县。清康熙间蒋毓英 《台湾府志》 卷1: 柴里斗六社 “离府治一百八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