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山茌县

山茌县

东汉末改茌县置,治所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三十里张夏镇。魏、晋属太山郡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明帝纪》:景初元年(237),“山茌县言黄龙见”。《晋书·慕容儁载记》:“晋将荀羡攻山茌,拔之,斩儁太山太守贾坚。”皆此。南朝宋永初后废。元嘉十年(433)复置,并侨置太原郡。孝建元年(454)改属济北郡。北魏仍属太原郡。隋大业初废入历城县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,属齐州。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南丰齐镇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丰齐县。


古县名。三国魏改茌县置,治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南张夏。属泰山郡。南朝宋永初后废。元嘉十年(433年)复置,为侨太原郡治。孝建元年(454年)改属济北郡。北魏、东魏仍属太原郡。隋大业初废入历城县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置,徙治今山东省济南市西丰齐镇。属齐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丰齐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且城

    ①亦作龙沮城。即今江苏灌云县西北龙苴镇。《元和志》卷11朐山县:“龙且故城在县南六十里。”②在今山东无棣县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海丰县“广武城”条下:“县北二十里有龙且城。其地高耸,形势屹然。”

  • 披仙亭

    在今江西高安市旧城内。《明一统志·瑞州府》: 披仙亭 “在府治。宋苏辙有诗”。

  • 驻岭

    在今福建浦城县西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浦城县: 驻岭 “岭极高峻,路出崇安”。

  • 温府州

    即温肃州。唐置,治所在大石城 (今新疆乌什县)。即“温肃州”。

  • 科尔沁左翼前旗

    俗称冰图王旗。后金崇德元年(1636) 置,属内蒙古哲里木盟。札萨克驻伊克岳里泊 (在今辽宁彰武县东北后新秋西北)。1914年划归奉天省。1929年属辽宁省。伪满时属兴安南省。1945年划归辽北省。1

  • 难水

    又作难河、那河。指今黑龙江省之嫩江及嫩江流注之松花江。《魏书·勿吉传》: “初发其国,乘船泝难河西上,至太沵河。” 同书 《乌洛侯传》: “其国西北有完水,东北流合于难水。其地小水皆注于难,东入于海。

  • 半坡山

    在今陕西府谷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榆林府》:半坡山“在府谷县西七十里”。

  • 达勒诺尔

    即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里诺尔。清张穆《蒙古游牧记》卷4阿巴哈纳尔部:“太宗崇德二年二月,闻扎萨克图汗谋略我归化城,亲征,过兴安岭,驻营达勒诺尔, 已复行猎达勒诺尔西。”即此。

  • 厄水戍

    在今陕西汉中市或南郑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汉中府南郑县:厄水戍“在府境。晋建兴初,梁州贼杨虎击刺史张光,屯于厄水。盖其地临水为险云”。

  • 南平綦江等处长官司

    亦名綦江长官司。元置,属播州军民安抚司。治所即今四川綦江县。元末明玉珍改为綦江县。元置,治今重庆市綦江县。属播州军民安抚司。明洪武年间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