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嵖岈山

嵖岈山

①在今山东平度市东北三十里。与天柱、大泽山相接。《寰宇记》 卷20胶水县: 嵖岈山 “其山形势嵖岈,因名”。

②又名嵯峨山、莲花山、玲珑山。在今河南遂平县西五十里。《新唐书·李愬传》: 愬讨吴元济,“拔道口栅,战嵖岈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遂平县: 查牙山 “亦曰嵖岈山,以山势峻赠,亦名嵯峨山。又状类莲花,曰莲花山。又孔穴玲珑,风嘘则鸣,一名玲珑山”。


在河南省遂平县西。因山势险峻,又称查牙山、嵯峨山;以状如莲花,亦称莲花山;以其孔穴玲珑,风嘘则鸣,又称玲珑山。《新唐书·李愬传》:唐宪宗讨吴元济,随唐邓节度使李愬攻马鞍山,下之,拔道口栅,战于嵖岈山,即此。为伏牛山东南余脉。山体主要由花岗岩构成,岩石裸露,节理发育,多犬牙交错的锯齿状山峰,并多洞穴,从南向北有蜜蜡山、南山和北山等。一般海拔150米。主峰莲花山(南山),海拔289.5米。黄巢、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曾据此。名胜古迹有北斗宫、八卦亭、白云洞、水帘洞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板寨铺

    即今湖南醴陵市西北二十里板杉乡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醴陵县西北有板寨铺。

  • 社林

    亦作杜林、桂林、徒林。西周地,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漆水河发源处。《太平御览》卷890引《竹书纪年》:“夷王猎于杜林,得一犀牛。”雷学淇《考订竹书纪年》卷4:“杜林,近本俱讹作社林。”《国语·晋语》 作徒

  • 云南曲靖宣抚司

    元至元二十五年(1288)置,治所在南宁县(今云南曲靖市)。二十八年(1291)改为曲靖等路宣慰司。

  • 天生桥

    ①在今江苏溧水县城西十里胭脂河上。《清一统志·江宁府》 引《江南通志》称:天生桥“高十二丈。明洪武十年,太祖命崇山侯李新凿胭脂河,因石势而成,故名”。②在今贵州安顺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安顺府:天

  • 飞鹅岭

    在今广东惠州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飞鹅岭“在府城南一里。势若飞鹅,故府城亦曰鹅城”。孙中山、周恩来先后于1923年、1925年登临岭上指挥作战。现尚有战壕与机枪掩体等遗迹,供人参观游览。又称赤纲

  • 杏园渡

    一名杏园镇。在今河南卫辉市东南。为古黄河津渡处。《旧唐书·李忠臣传》:忠臣拜濮州刺史,“移镇杏园渡”。即此。北宋置镇。黄河重要津渡。在今河南省卫辉市东南。唐杜甫《垂老别》诗:“土门壁甚坚,杏园渡亦难。

  • 管江寨

    明置,即今浙江鄞县东南管江镇。

  • 雄定关

    北宋靖康元年 (1126) 改唐天井关置,即今山西晋城市南三十里天井关。北宋靖康元年(1126年)改天井关置,在今山西省晋城市南太行山顶。地形险要,称为天设之险。元末又名平阳关。

  • 五泉县

    ①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置,属澄城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澄城县南。北周废。②隋末改金城县置,为金城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。唐武德二年(619)为兰州治。咸亨二年(671)复改金城县。天宝元年(742)

  • 鹊江

    今安徽铜陵、繁昌及无为等县间长江别名。今铜陵县西老洲等洲渚古称鹊头,东至繁昌三山一带沿岸洲渚称鹊尾,其间南北两岸洲渚相连,统称鹊江。以古有鹊岸为名。《清一统志·太平府一》: 鹊洲,“ 《当涂县志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