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巴楚县

巴楚县

1913年改巴楚州置,属新疆喀什噶尔道。治所即今新疆巴楚县。清乾隆《西域同文志》卷3:巴尔楚克,“回语,楚克,全有也。地饶水草,故名”。1930年属喀什噶尔行政区。后直属新疆省。


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。属喀什地区。面积2.2万平方千米。人口38.8万。辖4镇、8乡和5县办农牧、林场。县人民政府驻巴楚镇。巴楚是“巴尔楚克”的简称。汉代称尉头,唐设尉头州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记:“尉头州,城名,‘据史德城’在赤河北岸孤山上”。即今称托库孜萨热依古城(也称唐王城)。清乾隆初期,巴楚始称“玛喇巴什”,1903年定汉语名为巴楚,维吾尔语仍用玛喇巴什。从此两个不同含义的名称沿用至今。清光绪九年(1883年)在此置玛喇巴什直隶厅,改属喀什噶尔道管辖。光绪二十九年直隶厅改设为州,州治迁至巴楚,即今县城。1913年巴楚州改为巴楚县,属喀什噶尔道。1924年废道直属新疆省。1949年属喀什专区,1955年直属南疆行政公署,1956年复属喀什专区。1970年属喀什地区。主要河流有叶尔羌河。属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。主产棉花、小麦、玉米,特产蘑菇、甘草、罗布麻。矿产有铁、铜、钛、铅等。南疆铁路和315国道经此。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竹屯河

    即今江西万年县西南万年河。《清一统志·饶州府一》:竹屯河“在万年县西南。亦名姚源水。自贵溪县流入,径县南,又西流至余干县东三十里古楼埠,会冯田水。在余干者又名古埠水。滩高水浅,少旱则流绝,舟楫难行。《

  • 内良隘

    即今江西大余县西内良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大庾县:内良隘“府西北百里。相近有沙村等隘”。

  • 涌 (湧) 泉河

    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遵化县: 涌泉河 “湖不甚广,而泉水澄渟不竭。徐贞明曰: 县西南平安城及沙河铺、涌泉湖、韭菜沟、上素河、下素河,皆利于耕屯处也”。

  • 吴城站

    元置,在今江西永修县东北吴城镇。地当赣江入鄱阳湖之口。

  • 齐家寨

    即今陕西眉县西南南齐镇。清《郿县志》卷4:齐家镇在“县南二十里”。

  • 西团

    即今江苏大丰县西南西团镇。旧属东台县。清嘉庆《东台县志》卷8:县北“八十里团曰西团(今草堰场商垣移设在此)”。

  • 雪枫县

    1945年淮北革命根据地由永城县改名,治所即今河南永城市。为纪念1944年牺牲的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而命名。1946年复名永城县。旧县名。豫皖苏抗日根据地设。1945年由河南省永城县改名;县城

  • 峒崎山

    在今湖北竹溪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9竹溪县: 峒崎山在 “县东北六十里。上有砦,为设险处”。

  • 大龙华

    在今河北易县西南。1939年5月,八路军在此强袭日本侵略军,“大龙华战斗”全歼守敌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易县城西部。大龙华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400。传昔有龙华店铺,因名龙华店。后分为两村,此村较大,

  • 九水坪

    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夔州府大昌县:九水坪“在县东百二十里。《志》云:其下水流环汇,因名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