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江苏涟水县东北官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涟水县: “有新漕渠,南通淮,重拱四年开,以通海、沂、密等州。”
清光绪元年 (1875) 置,为台北府治。治所在艋舺 (今台湾台北市城中区)。二十一年 (1895)被日本侵占后改置台北县。古县名。清光绪元年(1875年)置,治艋舺(今台湾台北市城中区),为台北府治
在今四川蒲江县南八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75: 蒲江县有金釜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1蒲江县: 金釜山 “下有盐井,亦以金釜为名”。
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温县西北。《春秋》:隐公八年(前715)七月,“宋公、齐侯、卫侯, 盟于瓦屋”。确址待考,疑在今河南省温县境内。一说在今清丰县东南瓦屋头,或说在尉氏县西南洧川南,或说在滑县东。《左传
北魏置,属荆州汉广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南。西魏废。古县名。北魏分南棘阳县置,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南。属汉广郡。西魏废。
①明代概称婆罗国以东海洋及沿海诸岛国为东洋。明张燮《东西洋考》:“文莱即婆罗国,东洋尽处,西洋所自起也。”即指今文莱以东之加里曼丹岛、苏拉威西岛、马鲁古群岛、菲律宾群岛及其附近海洋。②清代概称日本、琉
即今黑龙江省宾县治。民国魏声龢《吉林地志》:“宾县,土名苇子沟。”
北宋置,属邕州羁縻。治所在今广西崇左县西北六十里新和镇新村岜关山东南二里。元属太平路。明属太平府,嘉靖十七年 (1538) 移治府郭,即今崇左县治 (太平镇)。民国初属广西镇南道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
在今浙江富阳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富阳县: 涌泉湖 “在县西二十五里。溉田可四百余亩”。
西汉置,属广陵国。治所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南。东汉属广陵郡。西晋废。(1)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江苏省宝应县西南。属临淮郡。三国魏改属广陵郡。西晋废。(2)今县名。在青海省东部,北临湟水。海东地区行政公署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