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昌城
在今湖北随州市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齐建元二年(480),“司州蛮引魏兵寇平昌,平昌戍主苟元宾击破之”,即此。
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齐建元二年(480年),“司州蛮引魏兵寇平昌,平昌戍主荀元宾击破之”,即此。
在今湖北随州市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齐建元二年(480),“司州蛮引魏兵寇平昌,平昌戍主苟元宾击破之”,即此。
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齐建元二年(480年),“司州蛮引魏兵寇平昌,平昌戍主荀元宾击破之”,即此。
在今广西大新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太平府》:云门洞“在万承州(治今龙门镇)南五里。外嶙峋而内宽敞,北广南狭,为往来孔道”。
①在今安徽绩溪县东,接歙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绩溪县:龙须山“在县东二十里,高五百仞,周三十里。山顶有池, 四时不竭”。产龙须草,所制澄心堂纸,为文房四宝中珍品。②在今江西吉安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
土名竻竹根。在今广西凭祥市南,接越南界。清设兵驻防,乾隆五十五年(1790)曾开关通市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南。清时设兵驻防,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于此开关贸易。
在今安徽潜山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潜山县:沙湾店在“县东十里,道出桐城”。
又作次对山。在今内蒙古鄂温克自治旗南境,为大兴安岭南段。《隋书·北狄传》:“南室韦……土地卑湿, 至夏则移向西北贷勃、欠对二山,多草木,饶禽兽,又多蚊蚋,人皆巢居以避其患。”古山名。又作次对山。即今黑
即今辽宁沈阳市西北四十里马三家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承德县图:西北有马三家。京奉铁路经此。
即耀川州。治所在今四小金县境。
①在今浙江海盐县城。《清一统志·嘉兴府一》:伯牙台“在海盐县东门外二十步,台侧有闻琴村、闻琴桥。相传伯牙鼓琴于此。台址犹存”。②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北。清汪中《伯牙台铭》序:“自汉阳北出二里有丘焉,
即 “逢山”。在今山东临朐县西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5临朐县: 逄山 “其山峭绝,惟一径可通。有泉出岩窦,甘洁异常。相传殷诸侯逄伯陵国也。今山麓有逄伯陵祠”。《清一统志·青州府一》亦作 “逄山”
北宋崇宁二年(1103)置,属河州。在今甘肃临夏县东北。金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