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广宗县

广宗县

①西汉元始二年(公元2)置广宗国,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南二十里古城。《汉书·平帝纪》:“立代孝王玄孙之子如意为广宗王。”即此。后废。东汉永元五年(93)复置广宗国,后为县,属巨鹿郡。三国魏属安平郡。西晋属安平国。北魏为广宗郡治。隋仁寿元年(601)改为宗城县。

②南朝宋置,属平原郡。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南文祖镇。北魏属东平原郡。北齐省。

③蒙古宪宗五年(1255)升武道镇置,属邢州。治所即今河北广宗县。至元二年(1265)废,后复置,属顺德路。明洪武十年(1377)又废,十三年(1380)复置,属顺德府。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
(1)古县名。南朝宋置,治今山东省章丘市南文祖镇北。属齐州。北齐废。(2)今县名。在河北省南部。属邢台市。面积503平方千米。人口27万。辖1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广宗镇。西汉平帝元始二年(2年)取“推广宗子”之意置广宗国。约废于四年。东汉章帝置广宗县(今威县东),属巨鹿郡。和帝永元五年(93年)封皇弟万岁为广宗王,复置广宗国。寻省国为县。灵帝中平元年(184年)皇甫嵩与黄巾军战于广宗,即此。后赵石虎时为建兴郡治。北魏时为广宗郡治。隋仁寿元年(601年)避太子广讳,改宗城县。唐天祐三年(906年),复改广宗县。五代唐复曰宗城。故城在今威县东南古城。蒙古宪宗五年(1255年)析置广宗县,治今址,属邢州,后改属顺德路。明、清属顺德府。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,次年属大名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49年属邢台专区。1958年属邯郸专区,同年并入巨鹿县。1961年复置,属邢台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93年划归邢台市。地处冀南平原区,地势平坦。老漳河、西沙河分别流经西、东境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谷子、甘薯、棉花。特产“串枝红杏”。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。有农机、化工、食品加工等工业。邢临、邢清等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沙丘平台遗址。东召是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景延宾故里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城

    ①又作南武城、武城。战国齐邑。在今山东平邑县南。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 田齐威王二十四年 (前333),威王曰: “吾臣有檀子者,使守南城,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。” 西汉置南成侯国。②河阳三城之一。东

  • 东陇隘

    即今江西宁都县东之东龙。《清一统志·宁都州》:东陇隘“在州东八十里”。

  • 青冈县

    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 (1905年1月) 置,属海伦厅。治所在柞树冈 (今黑龙江省青冈县)。民国林传甲 《黑龙江乡土志》: 青冈县 “旧名柞树冈,柞号青冈柳,因以得名”。1912年改隶黑龙江省龙江道。1

  • 二疏城

    在今山东枣庄市东南。《寰宇记》卷23承县:“汉疏广墓在县东四十里。广,字仲翁,东海兰陵人。汉疏受墓在县东四十二里。”元于钦《齐乘》卷4:二疏宅在“峄州东四十里,罗滕城墓亦在焉。城周五六里,土人指以为宅

  • 古涌步

    又作贾勇步。唐代云南南部交通线上的水陆转运码头。在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北六十里田房。

  • 西山万寿宫

    即玉隆万寿宫。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山。

  • 天雄关

   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宁府二》:天雄关“在昭化县西南五里剑州大路。俗名五里垭”。

  • 蒋家坝

    即今江苏洪泽县南四十六里蒋坝镇,当洪泽湖东口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洪泽湖东南有蒋家坝。光绪 《盱眙县志稿》 卷3: 蒋家坝在“东北六十里,沿石工堤向北行五里与山阳县交界”。

  • 印江县

    明弘治七年(1494)改思印江长官司置,属思南府。治所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。民国初属贵州镇远道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1986年改设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。清爱必达《黔南识略》卷16:印江县“思

  • 广寿县

    西魏大统十四年(548)置,属新平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永寿县东北三十八里永寿坊。因县城处在广寿原上,故名。北周大象元年(579)改名永寿县。古县名。西魏大统十四年(548年)置,治今陕西省永寿县北广寿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