庙湾
即今陕西耀县西北庙湾镇。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淳耀县1943年徙治于此。
即今陕西耀县西北庙湾镇。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淳耀县1943年徙治于此。
即今河北曲阳县西北三十里党城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曲阳县 “岩城” 条称 “未详所始”。
即今上海市奉贤县南十里道院。元时建有上真道院,故名。
元至正二年 (1342) 改沿边溪洞招讨司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在今湖北利川市南毛坝区龙孔坝。十七年 (1357),明玉珍改为宣抚司。明洪武四年 (1371) 复为宣慰司。永乐三年(1405) 改为施南
本名利胜桥。又名吴江长桥。在今江苏吴江市东吴淞江上。北宋朱长文 《吴郡图经续记》 卷中: 垂虹桥 “庆历八年县尉王廷坚所建也。东西千余尺,用木万计。萦以修阑,甃以净甓,前临具区,横截松陵,湖光海气,荡
即永固陵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城北五十里方山上。为北魏文明太后冯氏陵。
即今湖南衡南县(衡阳市)东南江口镇。当马水入耒水之口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二》“泉溪市”条下:“小江市,在(清泉)县东八十里。”
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“四面陡立, 冈陇重复。初县治在从化镇,正统十四年苗叛县毁。景泰间招抚复业,依此以居。”
西魏置,属上洛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洛南县东北。后为邑阳郡治。隋开皇末改为邑川县。
亦作湛涧。在今河南许昌县西南。源于县西,注入石梁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 “其古颍水支津石梁河。……右合湛涧。” 即此。
即今湖南龙山县南一百五十二里之里耶镇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龙山县图:县南有里耶塘。“里耶”系土家语,意为“拖土”。相传古代以人力拖犁耕地,故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