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岑城
①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旧均县城北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武当县:“县旧治延岑城。显庆四年,移于今所。”《元和志》卷21武当县:“后汉初,延岑起兵于此。后遂空废。宋元嘉末,移县理延岑城。贞观十五年于此置均州。”
②在今湖北谷城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谷城县:延岑城“在县西北八里。东汉初南阳人延岑起兵武当,筑城于此”。
①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旧均县城北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武当县:“县旧治延岑城。显庆四年,移于今所。”《元和志》卷21武当县:“后汉初,延岑起兵于此。后遂空废。宋元嘉末,移县理延岑城。贞观十五年于此置均州。”
②在今湖北谷城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谷城县:延岑城“在县西北八里。东汉初南阳人延岑起兵武当,筑城于此”。
①西汉置,属代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县东。东汉初废。②东魏天平二年(535)析元城县置,属魏尹。治所在今河南南乐县东北八里平邑村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复置,属魏州。大业初废。③1944年山东革
在今安徽枞阳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桐城县:源子港,“《志》云:县东百有二十里有破堽、竹子、白荡诸湖。其白荡湖亦曰民池湖。……皆回环相接,达源子港入江”。在安徽省南部枞阳县境。紧临长江北岸,属长江古
西晋末慕容廆以青州人置,治所在武宁县 (今辽宁凌海市东大凌河东岸)。后废。不久复置。《水经· 大辽水注》: 渝水 “又东南径一故城东,俗曰女罗城。又南径营丘城西。营丘在齐,而名之于辽、燕之间者,盖燕齐
明永乐五年(1407)置,属三万卫。即今辽宁开原市南四十里中固镇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《辽东河东地方总图》:开原城南有中固城。
在今甘肃临潭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0洮州卫:纳怜站“在卫西。洪武十二年,洮州十八族番酋三副使汪舒朵儿、瘿嗉子、阿卜商等叛,据纳怜七站,命沐英讨擒之。即此”。
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贵阳府 “贵山” 条下: “照壁山在府东北里许。以岩石屹立而名。”
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90上元县: 桂林苑 “吴立,在县北四十里落星山之阳”。《文选》 卷5左思 《吴都赋》: “数军实乎桂林之苑,飨戎旅乎落星之楼。” 即此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北。三国吴置
隋、唐西域护蜜国都城。在今阿富汗喀布尔东北喷赤河西伊什卡什姆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护蜜国 “王居塞迦审城,北临乌浒河”。唐龙朔初置鸟飞州都督府于此。中亚古城名。在今阿富汗东北境喷赤河西岸伊什卡什姆。本
在今河南登封市北,嵩山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河南府登封县: “永淳元年营奉天宫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河南府》: 奉天宫 “在登封县北嵩山南逍遥谷之右”。
即今江苏泰兴市。南宋绍兴十四年(1144)泰兴县徙治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