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建始县

建始县

①三国魏置,属上庸郡。治所在今湖北竹溪县东。西晋改为微阳县。

②西晋泰始元年 (265) 置,属建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建始县东三十五里州基山下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四川卷下: “以其为汉巫县地,属建平郡,而始建邑也。” 太康五年 (284) 废。后复置。南朝宋元嘉中废。北周建德三年 (574) 复置,为业州及军屯郡治。隋大业初属清江郡。唐属施州。北宋徙治今建始县。明属四川夔州府。清属湖北施南府。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。1921年属施鹤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

③东晋十六国后赵置,属建兴郡。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北。后废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 广宗郡广宗县有 “建始城”。


(1)古县名。三国魏置,治今湖北省竹山县。属上庸郡。西晋武帝时改置微阳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湖北省西南部,北邻重庆市。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。面积 2660 平方千米。人口50.9万。辖5乡、5镇。县人民政府驻业州镇。西晋泰始元年(265年)置建始县,治今县东棉花坝。取“建县伊始”之意。《郡县释名》四川卷下:建始县“以其为汉巫县地,属建平郡,而始建邑也”。属建平郡。南朝宋中叶废。北周建德三年(574年)复置。为业州及军屯郡治。隋开皇初废军屯郡。义宁二年(618年)复置业州。唐贞观八年(634年)废业州、属施州。宋移今治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属四川夔州府。乾隆元年(1736年)还属施南府。1914年属荆南道,1921年属施鹤道,1927年直属省。1949年属恩施专区,1970年属恩施地区,1983年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,1993年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。1933年曾成立建始县苏维埃政府。地处鄂西南山地。北部属巫山,南部属武陵山北缘。清江横贯南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主产玉米、小麦、稻、薯类、豆类,特产茶叶、油桐、油茶、生漆等。有煤、铁、硫黄、石灰石等矿。有卷烟、采矿、化工、建材、农机、制茶、食品等工业。209、318国道经此。名胜古迹有石柱观、朝阳观、十八革峰林、石通洞、建阳塔、龙骨水瀑布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郎城

    在今河北邯郸市人民路西北、建设大街东南,原王郎村北。据《后汉书·王昌传》载:“王昌一名郎,赵国邯郸人也。……初,王莽篡位,长安中或自称成帝子子舆者,莽杀之。郎缘是诈称真子舆……。更始元年十二月,(刘)

  • 连滩墟

    即今广东郁南县东南连滩镇。南朝梁于此设安遂县,唐改为晋康县。后又名晋康镇。明置晋康巡司驻此。

  • 月旦里

    在今河南平舆县北四十里。为东汉许劭兄弟所居。《后汉书·许劭传》:“许劭字子将,汝南平舆人也。”劭与从兄靖“俱有高名,好共覈论乡党人物,每月辄更其品题, 故汝南俗有‘月旦评’焉”。月旦里之名当以此。同书

  • 大鄣山

    古三天子鄣山主峰。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六十里,南接歙县,东接浙江临安县界,为县境镇山。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:“三天子鄣山,在闽西海北。”郭璞注:“今在新安歙县东,今谓之三王山,浙江出其边也。”《寰宇记》卷

  • 天平县

    ①唐乾元三年(760)改湖城县置,属虢州。治所在故上阳宫(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阳平河入黄河处东岸)。后移治上阳宫东南一里。大历四年(769)又改为湖城县。②唐大和四年(830)改东平县置,属郓州。治所在今

  • 安劳堡

    明置,在今广西柳城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柳城县:安劳堡“在县西北。成化初置,正德以后为叛瑶所据。万历二年平上油‘贼’,复置堡,设兵屯守”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境。明成化初置。正德以后为叛瑶所据

  • 通海故关

    在今山东惠民县西南四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17厌次县: 通海故关 “在县西南四十里”。

  • 苕溪驿

    在今浙江湖州市城区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湖州府: 苕溪驿 “在府城南。明初置,嘉靖三十一年迁于城内”。清康熙十八年 (1679) 裁撤。

  • 交河郡

    北魏时高昌国置,治所在交河城(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二十里雅尔湖西)。唐贞观十四年(640)改为交河县。高昌国置,治交河城(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雅尔湖村附近)。属西州。唐贞观十四年(640年)改置交河县。

  • 神冈村

    即今广东从化市西南神岗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从化县: “东北有流溪巡检司,本治县北石潭村,后迁神冈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