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建安郡

建安郡

①三国吴永安三年 (260) 分会稽南部都尉置,属扬州。治所在建安县 (今福建建瓯市南,松溪南岸)。南朝移治今建瓯市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。西晋太康三年 (282) 分置晋安郡,辖境缩小,约当今福建南平以上的闽江流域 (沙溪中上游除外)。东晋、南朝宋属江州,陈属丰州。隋开皇九年 (589)废。

②亦名建安左郡。南齐置,治所在霄城 (今湖北天门市东北)。西魏改为光川郡。

③东魏武定元年 (543) 置,属廓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市境。北齐废。

④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闽州置,治所在闽县(今福建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全省。唐武德初改为建州。六年 (623) 易名泉州。

⑤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建州置,治所在建安县 (今福建建瓯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南平以上的闽江流域 (沙溪中上游除外)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名建州。


(1)三国吴永安三年(260年)分会稽郡南部都尉置,治建安县(今福建建瓯市南、松溪南岸),南朝移治今建瓯市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。西晋太康三年(282年)分南部置晋安郡,辖境缩小,约相当今福建省南平市以上的闽江流域(沙溪中、上游除外)。三国吴、西晋、南朝梁属扬州,东晋、南朝宋属江州,陈属丰州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。(2)东魏武定元年(543年)置,治今山西省原平市境内。后废。(3)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闽州置,治闽县(今福建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除顺昌县以上富屯溪和金溪流域之外的全部地区。唐武德初改为建州,六年(623年)易名泉州。天宝、至德时曾改建州为建安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御 (禦) 儿

    亦作儿、 语儿。 春秋越国地, 在今浙江桐乡市西南崇福镇东南。《国语·越语一》: “句践之地,南至句无,北至御儿,东至于鄞,西至姑蔑,广运百里。” 汉袁康 《越绝书》 卷8: “语儿乡

  • 白沙河镇

    即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白沙乡。《清一统志·成都府二》:白沙河镇“在灌县西北。本朝雍正七年置巡司,乾隆二十一年裁”。

  • 蓝田山

    在今陕西蓝田县东。《汉书· 地理志》: 蓝田县 “山出美玉”。《元和志》 卷1蓝田县:蓝田山 “一名玉山。一名覆车山。在县东二十八里”。古山名。又称玉山、覆车山。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。以产美玉著称。

  • 慕役寨

    元置,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花江镇。明洪武十九年 (1386) 改置慕役长官司。元置,即今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花江镇。明洪武十九年(1386年)置慕役长官司于此。

  • 仰山洼

    在今湖北广水市北一百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应山县“花山”条下:仰山洼“四高中坦,中有平田二百亩”。

  • 勒河

    又作沁河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乌苏里江下游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 作 “勒必拉” 河齐召南 《水道提纲》 卷25: 乌苏里江与和洛河相会后,“又西北流百余里,经噶山三,又有沁河自东南来注之”。

  • 石窑川河

    蒙古名额图浑河。今陕西横山县西,无定河上游南支流芦河。《清一统志·鄂尔多斯》:石窑川河“源出贺佟图山北平地,东南流合数小水,入怀远县(今陕西横山县)边,为恍忽都河,又折东北至波罗营,会海留图河,为无定

  • 奉天县

    ①唐文明元年 (684) 分醴泉、始平、好畤、武功、永寿五县地置,属雍州。治所即今陕西乾县。《元和志》卷1奉天县: “梁山,高宗天皇大帝乾陵所在,因名曰奉天。” 《新唐书·德宗纪》: 建中时,避泾原节

  • 上桥县

    元置,属定远府。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北二十里高镇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置上马桥长官司。古县名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惠水县东北上马司。属定远府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改上马桥长官司。

  • 金山县

    ①北周天和六年 (571) 置,属巴西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安县东北永安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33龙安县: 金山县以山为名。隋属金山郡。后废。②北周置,属甘州。治所在今甘肃民乐县境。寻废。③隋开皇十五年 (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