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家集
即今山东蓬莱市西南三十里徐家集镇。清道光 《蓬莱县志》 卷1 《市廛》 有徐家集。
集镇名。在山东省蓬莱市境西部。属北沟镇。人口1400。为原徐家集镇人民政府驻地。村原名协城堡,清朝光绪年间,徐姓发展兴旺,因有集市更名徐家集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花生、苹果。
即今山东蓬莱市西南三十里徐家集镇。清道光 《蓬莱县志》 卷1 《市廛》 有徐家集。
集镇名。在山东省蓬莱市境西部。属北沟镇。人口1400。为原徐家集镇人民政府驻地。村原名协城堡,清朝光绪年间,徐姓发展兴旺,因有集市更名徐家集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花生、苹果。
西汉置,属代郡。治所在今河北蔚县东北。三国魏废。
北魏永安元年(528)析黎阳县置,属黎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浚县东北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北魏永安元年(528年)分黎阳县置,治今河南省浚县东北。属黎阳郡。北齐废。
又称世爵坊。在今辽宁北宁市内鼓楼前。明万历八年(1580),朝廷为了表彰李成梁的功绩,命辽东巡抚周咏等为之修建。石坊用青色花岗石建造,为四柱三间五楼式。高9米,宽13.1米。额上竖刻“世爵”二字,横刻
即今广东顺德市东南小黄圃村。明弘治九年 (1496) 置巡司于此。清康熙六年 (1662) 裁,寻复置,小黄圃之东南为大黄圃,即今中山市北之黄圃镇。清设黄圃汛,有外委把总驻防,并建炮台于此。
即瓜洲。今江苏邗江县南瓜洲镇。即“瓜洲(1)”。
北宋政和三年(1113)改刘家涡寨置,属文安县。在今河北文安县西北三十里。金废。
①指小铜梁山。在今四川铜梁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36铜梁县: “以铜梁山为名。” 《清一统志·重庆府一》: 小铜梁山 “在铜梁县西北六十里。《元和志》: 铜梁县取山为名”。②在今四川合川市南。西晋左思
①南朝梁置,为连江郡治。治所在今广东电白县东电城镇东。隋开皇九年(589)属高州。大业初属高凉郡。唐武德六年(623)属高州。开元五年(717)改为保安县。②唐武德六年(623)改温麻县置,属泉州。治
在今越南河内市东南海兴省绵江一带。当今太平江或其支流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安南都督府:“东至朱鸢县界小黄江口水路五百里,北至朱鸢州阿劳江口水路五百四十九里。”
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莱芜县:司马河“源出县东北二十里大室山,西南流入于汶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