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怀州

怀州

①北魏天安二年(467)置,治所在野王县(今河南沁阳市)。太和十八年(494)废。东魏天平初复置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治所野王县改名河内县。大业初改怀州为河内郡。唐武德二年(619)复为怀州, 治柏崖城(今河南济源市西南)。四年(621)还治河内县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河内郡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怀州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焦作、沁阳、武陟、获嘉、修武、博爱等市县地。金天会六年(1128)改为南怀州,天德三年(1151)复为怀州。蒙古宪宗七年(1257)改为怀孟路。

②辽世宗时置,治所在扶余县(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北一百五里岗根苏木)。取太宗耶律德光怀陵为名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。金皇统三年(1143)废。怀州遗址尚存。

③西夏置,治所在今宁夏银川市东南黄河西。元废。

④元至元十三年(1276)改怀安军置,属成都路。治所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南同兴场。一说在淮口镇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金堂县及成都市东境。二十年(1283)并入金堂县。


(1)北魏天安二年(467年)置,治野王县(隋改为河内县,今河南沁阳市)。太和十八年(494年)废。东魏天平初复置。辖境约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北,武陟、博爱两县以西,济源市、秦岭山脉以东地区。隋大业初改为河内郡。唐初复为怀州,天宝元年(742年)又改名河内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怀州。辖境约相当今河南省焦作、沁阳、武陟、修武、获嘉、博爱等市县地。金天会六年(1128年)以临潢府另有怀州,遂改为南怀州。天德三年(1151年)复旧名。北宋属河北西路。金属河东南路。蒙古宪宗七年(1257年)升为怀孟路。(2)辽大同元年(947年)置,治扶余县(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北岗岗庙村)。辖境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北部。金皇统三年(1143年)废。(3)西夏初期置,约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东南黄河西或在永宁县东北。辖境不详。元废。(4)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改怀安军置,治今四川省金堂县怀镇南沱江南岸。后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郢门山

    即荆门山,又名楚门山。在今湖北枝城市西北长江西南,与宜昌市猇亭区西北虎牙山隔江相望。唐李白有 《郢门怀古》 诗。温庭筠 《送人东游》诗: “高风汉阴渡,初日郢门山。”(1)古山名。又作楚门山。在今湖北

  • 辛集

    亦作新集。即今河北昌黎县西南四十里新集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9昌黎县图:西南有辛集。集镇名。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东部。属程庄街道办事处。人口 6300。为原辛集镇人民政府驻地。相传北宋建村,初名青

  • 筠连州

    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改筠州、连州置,属永宁路。治所腾川县 (在今四川筠连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筠连县地。明洪武四年 (1371) 降为筠连县。元至元中以唐、宋羁縻筠、连州置,治腾川县(今四川筠连

  • 茅州

    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治所在句容县 (今江苏句容县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句容、金坛二县部分地。七年 (624) 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置,治句容县(今句容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句容、镇江等市地。

  • 渰井镇

    亦作盐井镇。北宋置,属临江县。在今四川忠县东北㽏井镇。 产盐。 清设石桥井通判驻此。 民国改设县佐。

  • 羊角砦

    在今湖北房县西北羊峪口乡。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羊角砦“在房县西北四十里”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6房县:羊角砦“顺治五年,抚治赵兆麟奏立镇房营驻劄于此”。

  • 俱鲁河

    即今阿富汗东北部阿姆河支流科克恰河。《新唐书· 西域传下》 俱兰: “南大雾山,北俱鲁河。”

  • 官窑墟

    即今广东南海市北官窑镇。明万历 《广东通志》 卷16: 南海县有 “官窑墟”。

  • 良安县

    即梁安县。南朝梁置,治所在今安徽绩溪县城东后外村。

  • 万年县

    ①西汉高帝分栎阳县置,与栎阳县同城而治,属左冯翊。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阎良区武屯乡古城村。北周明帝二年(558)移治长安城(今陕西西安市西北), 与长安县同为京兆郡治。隋开皇三年(583)移治今西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