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峨州
①唐天授二年 (691) 置羁縻州,属泸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66长宁军: 思峨州“去军五十里”。北宋熙宁以后废。
②即思峨洞。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兴晏乡袁家洞。《宋史·赵遹传》: 政和五年 (1115) 讨晏州卜漏,“遹与别驾马觉、张思正分道出,期会于晏州。思峨州近而固,遹遣王育先破之”。即此。
武周天授二年(691年)置,治今四川省珙县西北。属泸州。北宋熙宁后废。
①唐天授二年 (691) 置羁縻州,属泸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66长宁军: 思峨州“去军五十里”。北宋熙宁以后废。
②即思峨洞。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兴晏乡袁家洞。《宋史·赵遹传》: 政和五年 (1115) 讨晏州卜漏,“遹与别驾马觉、张思正分道出,期会于晏州。思峨州近而固,遹遣王育先破之”。即此。
武周天授二年(691年)置,治今四川省珙县西北。属泸州。北宋熙宁后废。
1914年改龙门县置,属直隶口北道。治所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龙关镇。1928年属察哈尔省。1952年属河北省。1958年移治今赤城县。1960年改名赤城县。旧县名。1914年改龙门县置,治龙门卫(今河北
又名末岛。在今山东省长岛县北,大钦岛之北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作小钦岛。
在今四川康定县西一百九十里东俄洛。为川藏路之孔道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4:“阿娘坝至瓦切尖,东俄洛宿。计程五十五里。”《清史稿·四川土司传》:“乾隆十年,四川提督李质粹等率兵五千,取道东俄落,至里塘进
在今广西苍梧县东南广平镇,接岑溪县界。清设外委戍守。
在今广东新兴县西南大江镇境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 “茶冈营”条:康熙年间“拨千总驻防龙径”。
1937年伪满由铁岭县析置,属奉天省。治所即今辽宁铁岭市。1945年抗战胜利后废。在辽宁省北部、辽河中游。面积1.28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625.4平方千米)。人口299.4万(市辖区43.4万)。辖银
一作皮陇。在今贵州麻江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麻哈州: 波陇山在 “州东十里”。
明洪武十七年(1384)置,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四十里木稀山上。
亦曰句骊山。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89润州丹徒县: 高骊山 “在县西南七十里。《梁武帝舆驾东行记》 云: 自覆船山、酒罂山南次高骊山。传云昔高骊国女来此,东海神乘船致酒,礼聘之,女不肯,海
即今广东博罗县西北湖镇。明、清置善政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