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平县
三国吴置,属高凉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恩平市北二十里。南朝宋为高凉郡治,南齐改为齐安县。
三国吴置,属高凉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恩平市北二十里。南朝宋为高凉郡治,南齐改为齐安县。
①北宋置,属邹平县。即今山东邹平县北四十里孙镇。金称孙家岭镇。②即今河北景县北三十八里孙镇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9景州图:北有孙家镇。
在今甘肃天水市与礼县之间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夏侯渊传》:建安十九年(214),“赵衢、尹奉等谋讨超,姜叙起兵卤城以应之”,即此。在今甘肃省天水市、甘谷县之间。三国蜀诸葛亮斩魏将张郃于此。
北魏置,属白水郡。治所在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六十里。隋废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和三年(479年)置,治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黄龙山南。属白水郡。西魏废。
即今福建永安市西北安砂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在福建省永安市西北部、九龙溪下游。面积300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安砂,人口970。因淤沙固岸,故名。明时已有安砂镇。1957年设安砂乡,19
即今河南西峡县东北六十六里二郎坪乡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10:同治三年(1864)三月,捻军张总愚“由庙子街、羊子沟、长阳河、二郎坪窜遁”。
又名桑里。春秋蔡邑。在今河南确山县东。《左传》: 成公六年 (前585),“晋师遂侵蔡。楚公子申、公子成以申、息之师救蔡,御诸桑隧”。杜注:“汝南朗陵县东有桑里,在上蔡西南。”古邑名。春秋蔡邑。在今河
亦作伍坡。在今四川昭觉县东北乌坡。民国《昭觉县志》卷2:乌坡“竹核坝至此二十余里,昭、雷(波)交界处”。有铜矿。
即兴州。在今河北承德市西南滦河镇西南。《明史·常遇春传》:洪武二年(1369),“败也速于全宁。进攻大兴州,分千骑为八伏。守将夜遁,尽擒之”。即此。
明洪武二十五年 (1392) 置,属北平都司。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。永乐元年(1403) 徙治三河县 (今河北三河市),属大宁都司。后废。
在今新疆伊吾县东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9哈密:多都摩垓“在哈密城东二百十里。东西皆有泉,源出天山北麓,夹流过多都摩垓北,合流百余里潴为大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