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涧镇
①北周置,为军镇。即今河南新安县东南二十四里磁涧镇。《周书·韩盛传》: 兄德兴,历官“通洛、慈涧防主”。《元和志》 卷5新安县: “慈涧故镇,在县东南二十里。周武帝保定六年置。武德三年讨王世充,前军镇此,太宗以轻骑击破之,充拔镇归于东都。”
②北宋置,属新安县。在今河南新安县东南二十四里。清设汛兵及递运所于此。
①北周置,为军镇。即今河南新安县东南二十四里磁涧镇。《周书·韩盛传》: 兄德兴,历官“通洛、慈涧防主”。《元和志》 卷5新安县: “慈涧故镇,在县东南二十里。周武帝保定六年置。武德三年讨王世充,前军镇此,太宗以轻骑击破之,充拔镇归于东都。”
②北宋置,属新安县。在今河南新安县东南二十四里。清设汛兵及递运所于此。
明属车里宣慰司。即今云南勐海县北九十六里勐往乡。清设勐往土便委。1932年宁江设治局治此。傣语称景勐往,意即勐往土司的城,俗称勐往城子。
①南朝梁置,治所在高平郡高平县 (今河南商城县东)。陈称为建州。隋开皇初废。②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安遂县 (今广东郁南县东南连滩镇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郁南、罗定及广西岑溪等三县市部分地。贞
又名石斛山。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东北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蒙化直隶厅》 引《旧府志》: “山顶有石,状若棋盘。有黑白石子,布列于上,樵牧者乱之,明日复如故。”
在今甘肃嘉峪关市东北野麻湾。《清一统志·肃州》: 野麻湾堡 “在州西北七十里。西南至嘉峪关五十里,北近边墙。城周一百四十丈。今有把总”。
亦名黑河。古名芒干水。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大黑河。为黄河上游支流。源出大青山,西南流至托克托县南河口村注入黄河。又称荒干水、白渠、金河。蒙古语称伊克图尔根郭勒,意为“大湍急河”。以流域内土质呈黑色而
又称杜尔伯特汗旗。清乾隆十八年(1753)置,属蒙古科布多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。
在今甘肃民勤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镇番卫: 新中沙白盐池 “在卫东五十里。《志》云: 卫东四十里有小盐池,卫南三十里有三坝白盐池,卫西二百二十里有鸳鸯白盐池,又有小盐池,俱产盐”。
东晋义熙中改盐渎县置,属山阳郡。治所即今江苏盐城市。北齐为射阳郡治。陈为盐城郡治。隋属江都郡。隋末改置射州。唐武德七年 (624) 复置盐城县,属楚州。元属淮安路。明初属淮安府。民国初属江苏淮扬道。1
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西南涛墟之西。《清一统志·永州府二》: 青丝井营 “在江华县南,接富川县龙窝村界。设把总戍守”。
亦名濊河。在今河北平山县西北。《后汉书·邓寇传》:“永平中,理虖沱、石臼河,从都虑至羊肠仓,欲令通漕。太原吏人苦役,连年无成,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,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算。建初三年……遂罢其役。”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