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扎什伦布寺

扎什伦布寺

一名仍仲宁翁结巴寺。在今西藏日喀则市南尼色日山下。明正统十二年(1447)由喇嘛教格鲁派(黄教)创始人宗喀巴的大弟子根敦珠巴主持兴建。班禅四世以后为历世班禅举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。“扎什伦布寺”,藏语意为“吉祥山寺”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南尼色日山下。藏语意为“吉祥须弥山”。明正统十二年(1447年)由藏传佛教格鲁派(黄教)创始人宗喀巴的门徒达赖一世根敦主兴建。是班禅四世以后历世班禅举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。依山傍水,层楼高耸,金顶碧瓦,巍峨庄严。周围筑有城垣,方圆约2千米。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第四大寺。全寺分脱桑林、夏孜、吉康、阿巴4个扎仓(经学院)。内有殿堂数十处,佛殿内供奉的强巴(弥勒)佛像,高达26.7米,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镀金铜佛。殿堂四周,壁画生动,风格迥异。另有历代班禅灵塔,塔身包裹银皮,镶嵌各色宝石。1993年建成十世班禅灵塔祀殿。其中金质灵塔高11.52米,塔身包金镶缀宝石,用金400多千克。寺内收藏的佛像、唐卡(卷轴佛画)、刺绣以及各种精美贵重的珍玩、供器、瓷器等亦极丰富。文物中还有明清两代皇帝颁发的大量金玉印章、封诰敕书以及镌有八思巴文的元代“大司徒印”印章,为研究西藏古代文化和藏汉关系史的重要资料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扎什伦布寺十世班禅灵塔殿
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乡堡

    即今河南汝南县北二十六里金铺乡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11: 同治四年 (1865) 七月,赖汶光 “掠汝阳之金乡堡、祖师庙”。

  • 旅獒州都督府

    唐龙朔元年 (661) 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治所在乌拉喝国摩竭城 (今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东马里至乌奇、阿治一带)。8世纪中废。

  • 大竹河

    ①即今四川城口、万源之任河。以流经万源市东北大竹镇而名。源出城口县东南篁墩山,西北流经县北,至万源市东北大竹镇,北流入陕西,注入汉水。光绪《大清帝国全图》四川太平县:东北有大竹河。②集镇名。即今四川万

  • 佐隍山

    在今广东新兴县西七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新兴县:佐隍山“高三百余仞,周三十余里。环绕县右,其并峙者曰宝盖山”。

  • 月浦镇

    即今上海市宝山区西北月浦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苏州府嘉定县:月浦镇“因水而名。顾泾巡司置于此”。《清一统志·太仓州一》:月浦桥“在宝山县东月浦镇,一名步月。元虞集尝泊舟玩月于此”。在上海市宝山区陆境北

  • 水西堡

    即今广东龙门县东南水西村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龙门县图:县东南有水西堡。

  • 美稷城

    在今山西汾阳县西北。东汉中平中,美稷县徙治于此,寻废。《魏书·世祖纪》: 北魏延和三年 (434),“行幸美稷,遂至隰城”。即此。

  • 景城南镇

    金置,属交河县。在今河北沧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3交河县: 景城南镇在 “县东北六十里。即故景城县地,金置镇于此”。

  • 通渭堡

    北宋熙宁元年 (1068) 改擦珠堡置,属秦州。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南什川乡古城。熙宁五年(1072) 割隶通远军,改为通渭砦。

  • 纳溪水

    即今四川南部永宁河。《寰宇记》卷88泸州江安县:“纳溪水源从牂柯生僚界流来,入汶江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153泸州:纳溪水“源出阿永蕃部至江门砦……东入纳溪砦, 以合于大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纳溪县: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