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承天寺

承天寺

①在今江苏苏州市人民路接驾桥巷口。初为梁陆僧瓒故宅,舍为重云寺 (一作重玄寺)。北宋初改为承天寺。宣和中又改能仁寺,后合称承天能仁寺。又名双峨寺。元至正十六年 (1356) 张士诚据为王府。二十年 (1360) 复为寺。今寺已遗迹无存。

②一名月台寺。在今福建泉州市承天巷。本五代节度使留从效的南园,南唐时建寺。初名南禅寺,北宋景德四年 (1007) 赐名承天寺。南宋王十朋有 《承天十景》诗。现存大殿为清末重建。1938年春,闽中红军游击队在寺内整训,准备北上抗日,突遭国民党反动派重兵包围,五个同志被杀害。此即泉州事件。

③东晋永和中建,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(故江陵县城) 西北。宋洪迈 《容斋四笔·承天塔记》曰: “黄鲁直初谪戍涪,既得归,而湖北转运判官陈举,以时相赵清宪与之有小怨,讦其所作 《荆南承天塔记》,以为幸灾,遂除名羁管宜州,竟卒于彼。”

④在今湖北黄州市南。北宋苏轼有 《夜游承天寺记》。

⑤在今宁夏银川市老城西南隅。西夏建。并建有承天寺塔,为寺主体建筑。明洪武初,寺圮塔存。


在今湖北省黄冈市南。北宋苏轼有《夜游承天寺记》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汉沟

    即今天津市西北汉沟。清光绪二十六年(1900)英国西摩率英法等国联军进犯北京,曾在此受到中国军民的痛击。村名。在天津市北辰区北部、北运河东岸。属双街镇。人口 2300。相传明初山东散兵定居于此,后住户

  • 中郎城

    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城关镇。《寰宇记》卷20谓中郎故城在“黄县东一百步”,并引《郡国志》云:“石勒遣中郎将石同筑此城以防海,故曰中郎城。”北魏为东牟郡治。北齐为长广郡治。

  • 南静郡

    南朝梁置,治所在开建县 (今广东封开县东北南丰镇东)。隋开皇十年 (590) 废。南朝梁置,治开建县(今广东封开县南丰东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封开县东北境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废。

  • 参合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代郡。治所在今山西阳高县南大白登镇。东汉末废。②北魏置,属梁 (凉) 城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西南,双古城乡东北。孝昌中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沃水 “又东经参合县南,……魏立县以隶凉城

  • 堆龙德庆宗

    在今西藏堆龙德庆县西北德庆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堆龙德庆宗。“堆龙德庆”,藏语意为上谷极乐地。1960年与东噶宗、柳吾谿合并设堆龙德庆县。驻郎嘎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堆龙德庆县朗嘎。196

  • 柴河堡

    明置,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南柴河堡乡。明《全辽志》 卷2: 中固城有柴河堡。民国 《奉天通志》卷74开原县: “柴河自清原境西北流径柴河村南,村为明柴河堡故址。”即“柴河寨”。

  • 彩烟镇

    在今浙江新昌县南彩烟山下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绍兴府新昌县: 彩烟镇 “在县南彩烟山下。宋置巡司。明初因之,后废”。

  • 窟啰堡

    北宋置,属延安府。当在今陕西延安市北境。

  • 洛都水

    即乐都水。今青海东部湟水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青海和硕特部南左翼末旗: “博罗充克克河……即古湟水,一名洛都水者也。”

  • 犀牛江

    即西汉水。在今甘肃省南部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4汉中府: “犀牛江在略阳县西北 一百二十里,自阶州东流入嘉陵江。” 清康熙 《巩昌府志》 卷5: 漾水 “源出嶓��, 流至礼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