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振武军

振武军

①唐景龙二年 (708) 置,隶朔方军总管(后置朔方节度使)。治所在东受降城 (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南)。天宝四年 (745) 移治单于大都护府所在之古盛乐城(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),置金河县为理所。乾元元年 (758) 置节度使,分管单于大都护府、东受降城及麟州、胜州。辖境约当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南部、伊克昭盟东北部及陕西神木、府谷二县地。五代梁贞明二年 (契丹神州元年,916)被耶律阿保机攻破,遂废。

②一作振威军。唐开元十七年 (729) 于铁仞城(亦曰石堡城) 置,属鄯州。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哈喇库图城附近的石城山。二十一年 (733) 属陇右节度使,二十九年 (741) 地入吐蕃。天宝八年 (749)收复,改为神武军 (一作天威军)。


(1)唐景龙二年(708年)置,治东受降城(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、内蒙古自治区各一部分地区。天宝四载(745年)移治金河县(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),后又移治朔州(今属山西)。辽时废为镇。(2)唐开元十七年(729年)改石堡城置,治今青海省湟源县西南。属鄯州。二十九年地入吐蕃。天宝八载收复,改天威军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老虎口

    在今湖南凤凰县东北五十里沱江中。清严如熤《苗疆险要考》谓老虎口“乱岩错立,沱江上下俱可通舟,为此处阻隔”。

  • 白马寨

    ①即今四川平武县西北白马藏族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龙安府平武县:白马寨在“府北三百里,番寨也。《志》云:白马番北通阶、文,西抵漳腊,其生番号黑人,延袤数百里。碉房不计,有名色可举者凡十八寨,多不过四五

  • 婿水镇

    北宋置,属兴道县。即今陕西洋县西南湑水乡。

  • 安昌水

    又名龙安水。即今四川安县境之安昌河,为涪江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石泉县:安昌水“在县东南。源出三面山,合诸山溪之水,东流入安县界,又经绵州西而入涪水。亦曰龙安水”。

  • 公哥儿寨

    明代西藏地名。其地即今西藏山南地区贡噶县。元末,大司徒伯木古鲁(帕主)万户长在乌思藏置十三个宗,公哥儿寨为十三宗之一,隶属于乌思藏都指挥使司。(1)在今西藏自治区贡嘎县西南贡嘎寺。明宣德元年(1426

  • 大岭谷

    在今青海西宁市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武周延载元年(694),“二月,武威道总管王孝傑破吐蕃㪍论赞刃、突厥可汗俀子等于冷泉及大岭”。胡注:“大岭,谷名。”天宝元年(742),“十二月,陇右节度

  • 梅关

    古名横浦关、秦关。在今广东南雄县北、江西大庾县南大庾岭上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6南安军: 梅关 “植柱揭名于庾岭,以分江、广之境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南雄府保昌县: 梅关 “在大庾岭上。两岩壁立,道

  • 三齐

    古地区名。《史记·田儋列传》 载:秦亡,项羽分齐国故地为三国,立齐王田市为胶东王,都即墨(今山东平度市东南);田都为齐王,都临淄(今淄博市东北旧临淄);田安为济北王,都博阳(今泰安市东南),称为三齐。

  • 野猪拉场

    在今四川盐边县北金河乡 (野猪拉)。清光绪 《盐源县志》 卷2: 野猪拉场 “距县七百二十里”。

  • 南隆州

    唐武德六年 (623) 改隆州置,治所在隆平县 (今越南河山平省山西)。贞观元年 (627)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