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文安县

文安县

①西汉置,属勃海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文安县东北二十五里大柳河镇。东汉属河间国。三国魏属河间郡。晋属章武国。北魏属章武郡。隋属河间郡。唐贞观二年(628)迁治今文安县,后属莫州。五代周属霸州。清属顺天府。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②北魏置,为文安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延川县西南文安驿。隋改为延川县。

③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昆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柳江县东白沙。寻改为乐沙县。

④即文定县。治所在今辽宁建平县西北红帽子村附近。金废为文安镇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魏析安民县置,治今陕西省延川县西南文安驿。“以稽胡未淳,取文德以来之义”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为文安郡治。隋开皇初移治今延川县,改名延川县。(2)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南。同年改名乐沙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河北省中部,东邻天津市。属廊坊市。面积 1028 平方千米。人口45.4万。辖12镇。县人民政府驻文安镇。春秋战国属燕国。秦为广阳、巨鹿两郡交界地。西汉置文安县,治今县东北大柳河镇,属幽州勃海郡。取“崇尚文礼,治国安邦”之意得名;一说以潭名,《日下旧闻考》:“文安,潭名。潭在县北一十五里。”隋大业七年(611年)于今治置丰利县,属河间郡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丰利县省入文安县,徙今治。先属瀛州,后属莫州。北宋属大都路霸州。明属顺天府霸州。清属顺天府。1928年直隶河北省。1937年属晋察冀边区。1949年属河北省天津专区。1958年文安县并入任丘县,1961年复置,仍属天津专区。1973年改属廊坊地区。1988年撤销廊坊地区,划归廊坊市。地处海河平原,地势低洼。有文安洼、百草洼、溢流洼、东淀及大清河、赵王河、赵王新渠等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豆类。石油、天然气资源丰富。有化工、建材、食品、纺织等工业。京九铁路及106国道、廊大等公路经此。为明代农民起义领袖刘六、刘七故里。古迹有唐王墓、古城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思农县

    唐置,属演州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北部。后废。

  • 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

    元置,属四川行中书省。治所在叙州路宜宾县 (今四川宜宾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大凉山以东,南溪县以西,富顺县以南,筠连县以北地区。明洪武初废。

  • 木瓜涧

    亦作木井涧。在今河北涞源县东南四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宁四年(897),晋王李克用讨刘仁恭,“幽州将杨师侃伏兵于木瓜涧,河东兵大败,失亡大半”。即此。《清一统志·易州》木瓜涧“相传唐乾宁中,晋王李克

  • 凉州府

    清雍正二年 (1724) 改凉州卫置,属甘肃省。治所在武威县 (今甘肃武威市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武威、永昌、民勤、天祝、古浪、永登等市县地。1913年废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升凉州卫置,治武威县(今

  • 强鸡州

   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咸康镇

    金初废咸康县置,属宜民县。在今辽宁北票市西南。

  • 永和县

    ①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临河县置,属隰州。治所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卷12永和县:“以县西永和关为名。”大业初属龙泉郡。唐属隰州。武德二年(619)移治仙芝谷西(即今永和县), 为东

  • 徐无山

    在今河北遵化市东。《三国志·魏书 · 田畴传》: 东汉建安十二年 (207),曹操北征乌丸,令田畴 “将其众为乡导,上徐无山,出卢龙”。即此。《水经·鲍丘水注》: 庚水 (今�ȴ

  • 刘老庄

    在今江苏淮阴县北。1943年3月,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在反“扫荡”战斗中被日伪军一千余人包围在此,与十几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,毙敌一百七十余人,全连指战员全部牺牲。朱德在《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英雄主义

  • 北路右翼左末旗

   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右翼左末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那腊苏台敖若斯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