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名硕项湖或硕濩湖。今江苏涟水、沭阳、灌南等县间。《元史·董搏霄传》:至正十四年(1354),“搏霄招善水战者五百人,与贼战安东之大湖,大败之,遂复安东”。即此湖。早已成陆。(1)古湖名。又称灌湖、硕
在今陕西勉县东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黄沙水 “北出远山,山谷邃险,人迹罕交……其水南注汉水”。
即热正寺。在今西藏林周县东北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导》 卷4 《寺庙》: “哷正寺,俗名热正寺。”
唐置,在今广西桂林市东北五里。唐柳宗元 《桂林北望秦驿手开竹径至钓矶留待徐容州》 诗云: “幽径为谁开,美人城北来。王程傥余暇,一上子陵台。” 北宋改为桂林驿。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淮阳县置,属象州。治所在今广西象州县西南。大业初废入阳寿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淮阳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西南。属桂州。大业初废。
①元置,即今浙江建德市东南三河。②元置,在今广东大埔县西北三河镇。明为三河驿,并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山西临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齐建武三年(496),北魏朔州刺史元彬行汾州事,“彬遣统军奚康生击叛胡,破之,追至车突谷,又破之”。在今山西省临县北。北魏太和二十年(496年),吐京胡叛,汾州刺史元
古国名。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万丹(在西冷西北约10英里)一带。公元1568年后国势渐盛,领土扩展至西爪哇全境。中国、印度、波斯、土耳其、葡萄牙和荷兰等国商舶都来此进行贸易。明张燮《东西洋考》卷3:
在今宁夏永宁县西北贺兰山中段三关口。明嘉靖《宁夏新志》卷1:宁夏总镇有赤木口。《清一统志·宁夏府二》:赤木口“在宁朔县西南贺兰山,山径五十余处,而赤木口尤为冲要,可容千马。明嘉靖中,巡抚杨守礼扼险筑关
一名高里山。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一》: 高里山 “在府西南三里。又名亭禅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