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新州

新州

①南朝梁武帝置,治所在新兴县 (今广东新兴县)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。辖境相当今广东新兴县及云浮市东南地。天宝元年(742) 改为新兴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名新州。元至元十六年 (1279) 升为新州路,十九年 (1282)仍降为新州,属江西行省广东道宣慰司。明洪武初废。

②南朝梁普通中置,治所在新阳县 (今湖北京山县)。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改为温州。

③南朝梁末置,治所新城郡 (今四川三台县)。西魏治昌城郡 (治昌城县,今三台县)。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三台、射洪、中江、盐亭等县地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为梓州。

④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新野县 (今河南新野县)。同年废。

⑤唐光启中改妫州置。治所在永兴县 (今河北涿鹿县)。辽改为奉圣州。

⑥辽置,属中京大定府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敖汉旗东白塔子。统和八年 (990) 改为武安州。


(1)南朝梁武帝置,治新兴县(今属广东)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置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新兴县地。宋属广南东路。元至元十六年(1279年)升为新州路,十九年复为州。属江西行省广东道宣慰司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省入肇庆府。(2)南朝梁普通末置,治新阳县(今湖北京山县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省京山县一带。西魏改名温州。(3)南朝梁武陵王置,治昌城县(今四川三台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三台、盐亭、射洪等县。隋开皇末年改梓州。(4)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新野县(今河南新野县)。寻废。(5)唐光启中置,治永兴县(即今河北涿鹿县)。属河东道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涿鹿、怀来等县地。五代晋天福元年(936年)入辽,改名奉圣州。(6)契丹耶律阿保机以杏埚新城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东白塔子村。辽统和八年(990年)改名武安州。近说:辽景宗已置武安州于木叶山(今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合流处)下杏埚,圣宗统和八年城杏埚新城,迁武安州民户至新城,遂改为新州。属中京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溵水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析汝阳县置,属陈州。治所即今河南商水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10: “以县界溵水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淮阳郡。唐属陈州。北宋建隆元年 (960) 改为商水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

  • 土默特中旗

    1940年伪满由土默特右旗析置,治所在北票街(今辽宁北票市)。

  • 大良堡

    即今广东顺德市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广州府顺德县:“景泰三年,以南海县大良堡置。”在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。明景泰三年(1452年)置顺德县治此。

  • 海克铁路

    自今黑龙江海伦市经北安市至克山县。全长162.2公里。日伪于1932—1933年修筑。今为滨北线与齐北线的一段。

  • 三多祝墟

    即今广东惠东县东多祝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归善县东南有三多祝墟。

  • 吴家窑

    即今河北井陉县东南二十四里吴家窑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井陉县图:东南有吴家窑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井陉县城东南部。吴家窑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200。明成化年间吴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,居窑洞,故

  • 永宁城

    ①清乾隆三十一年(1766)建,即今新疆乌什县。移喀什噶尔参赞大臣驻此。五十二年(1787)参赞大臣还驻喀什噶尔,仍留办事大臣驻此。光绪八年(1882)于此置乌什厅。1913年改置乌什县。②即今北京市

  • 周康郡

    北魏置,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利州卫

    明洪武三十一年(1398)建,属四川都司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。清废。明洪武三十一年(1398年)置,治今四川省广元市。属四川都指挥使司。后废。

  • 武兴

    ①在今辽宁大凌河上游建昌、凌原一带。《晋书·慕容皝载记》: 咸康二年 (336),“段辽遣其将李詠夜袭武兴,遇雨,引还,都尉张萌追击,擒詠”。胡三省注: “武兴城在令支。”②即今陕西略阳县。《三国志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