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新市

新市

①战国楚地。在今湖北京山县东北六十八里三阳乡康家塝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 “昭襄王八年,使将军芈戎攻楚取新市。” 即此。《后汉书·刘玄传》:王莽末,“新市人王匡、王凤为平理诤讼,遂推为渠帅,众数百人”。称为 “新市兵”。东汉置为南新市县。

②即今湖南攸县北四十二里新市镇。南宋诗人杨万里经此,有 《夜宿新市徐公店》 诗。

③即今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东北红岛乡。1952年于此置琼中县。后迁乘坡 (今和平镇)。1959年徙治营根镇 (今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)。

④即今台湾省台南县南新市乡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 于此设巡司。


(1)古邑名。战国楚邑。在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昭襄王八年(前299年)攻楚,遣将“取新市”,即此。新莽末,新市人王匡等领导农民起义,所部称为“新市兵”。(2)集镇名。(1)在安徽省当涂县东北部、丹阳新河与新博河汇流处。新市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4700。原名黄土岗。明末形成集市,称新丰市。清初改称新市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甘薯、茶叶等,水产有鱼、虾、蟹等。有食品加工、涂料、砖瓦、磷肥等厂。为县境东北部重要集市之一。博釜与丹釜公路经此。(2)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北部。新市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700。相传为汉代关市之一,唐代名新市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有磷肥、果酒、硫酸、建材等厂。有公路通西潼公路,高渭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旧寨集

    又称寨里。即今山东莱芜市西北寨里镇。明嘉靖《莱芜县志》卷2《集市》:旧寨集在“县西北四十里”。

  • 左谷水

    又名听水。即今陕西城固县西北湑水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汉中郡安阳县:“左谷水出北,南入汉。”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左谷水出汉北,即壻水也。”

  • 塘口隘

    在今广东乐昌市西北罗家渡镇。明洪武二十八年 (1395) 置罗家渡巡司于此。在今广东省乐昌市管埠东北、武水北。明洪武二十八年(1395年)置罗家渡巡检司治此。

  • 巩哈县

    1939年析伊宁县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尼勒克县。1954年改为尼勒克县。旧县名。1939年由尼勒克设治局升县,并改名巩哈县。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驻地尼勒克镇。1953年更名倪利克县。19

  • 三角?

    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)于此置三角��独山州州同。1913年改为三合县。1941年与都江县合并,改设三都县。1956年改为三都水族自治县。

  • 周公山

    在今四川雅安市东南五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77严道县: 周公山 “在县东南畔,山势屹然,有龙穴,常多阴云。耆老传云: 昔诸葛亮征南,于此梦周公,遂立庙。州县以灵验。闻伪蜀乾德六年封显圣王之庙”。(1)在安

  • 大清河

    ①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。在今河北省中部。其源出大行山和恒山南麓,由拒马河、唐河、潴龙河等汇合于成,东流经白洋淀等淀泊,在天津市与子牙河、北运河相汇入海河。历代河道变化大,北宋今白洋淀至文安洼一带称为塘泺

  • 南楼

    ①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(故江陵县城)东南。唐张九龄 《登郡城南楼》 诗: “闭閤幸无事,登楼聊永日。云霞千里开,洲渚万形出。澹澹澄江漫,飞飞渡鸟疾。” 南宋张栻重建,改名曲江楼。②一名白云楼。在今湖

  • 笙渎

    即生窦。春秋时鲁地。在今山东菏泽市北二十里。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: “杀子纠于笙渎。” 《集解》: “贾逵曰: 鲁地句渎也。”

  • 东平郡

    ①南朝宋改东平国为郡,属兖州。治所在无盐县(今山东东平县东南)。北齐废。②北魏泰常中置,属济州。治所在范县(治秦城,今河南范县东南旧城)太和末废。建义中复置。北齐废。③北齐改泰山郡置,治所在博平县(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