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柯沙里国
公元1222—1292年印度尼西亚爪哇的王国。都城新柯沙里在今玛琅北部。在葛达那加拉统治时期,势力超过苏门答腊室利佛逝国,领土达到加里曼丹西北、马来半岛等地。1293年为麻喏巴歇国所取代。
公元1222—1292年印度尼西亚爪哇的王国。都城新柯沙里在今玛琅北部。在葛达那加拉统治时期,势力超过苏门答腊室利佛逝国,领土达到加里曼丹西北、马来半岛等地。1293年为麻喏巴歇国所取代。
即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浜镇村。清属崇明县。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崇明县: “浜镇在城东北二十里。”集镇名。在上海市崇明县中部。属建设镇。人口 1000。 清初成镇。初名鳌阶镇,康熙末年改今名。清代及民
①在今湖北谷城县南五里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沔水又南径高亭山东,山有灵焉,士民奉之,所请有验。”②在今湖南永兴县西三十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29高亭县: “以县东一百三十步高亭山为名。”
在今江西广昌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建昌府广昌县: 望军山 “突兀万仞,以俯视南丰之军山而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建昌府一》: 望军山“在广昌县西南四十五里。……中有石佛、狮、龟等,皆天然形肖”。
北宋乾德三年(965)置,属江陵府。治所在今湖北石首市境。寻废。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归化县置,属隰州。治所在今山西永和县南十五里罢骨乡附近。大业初属龙泉郡。隋末废。唐武德六年 (623) 复置,属东和州,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二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 积粟山 “在昌平县西二十里。下有唐太尉朱怀珪墓”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一》: “相传元时积粟于此。”
亦作大墅镇。即今江苏昆山市南大市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昆山县南有“大慈”。1966年改为大市。
在今印度纳巴达河口之布罗奇。 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广州通海夷道: “婆罗门西境,又西北二日行至拔国。” 或以为即 《大唐西域记》 之跋禄羯呫婆国。
①北宋置,属新明县。在今四川华蓥市西北永兴镇。②即今江西上饶县南甘溪村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1:上饶县南有乾溪。丁文江《中华民国新地图》作甘溪。(1)在湖南省衡东县中部。面积110平方千米。人口
一名雉山。在今广西桂林市区南雉山岩。南宋范成大 《桂海虞衡志》: “雉岩亦江滨独山。有小洞,洞门下临漓江。” 明张鸣凤 《桂胜》 云: 雉岩“下饮江水,其土侧起,有昂首欲飞之势,名或因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