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为军
北宋太平兴国三年(978)分巢县无为镇置无为军, 熙宁三年(1070)置无为县,为军治。治所即今安徽无为县。辖境相当今安徽无为、庐江、巢湖等市县地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)升为无为路。
北宋太平兴国三年(978年)以巢县无为镇置,治今安徽省无为县。因“思与天下安于无事,取无为而治之意名之”(《元史·地理志》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巢湖市和无为、庐江等县。寻废。淳化中复置。属淮南西路。南宋景定三年(1262年)升所属巢县为镇巢军,辖境缩小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为路。
北宋太平兴国三年(978)分巢县无为镇置无为军, 熙宁三年(1070)置无为县,为军治。治所即今安徽无为县。辖境相当今安徽无为、庐江、巢湖等市县地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)升为无为路。
北宋太平兴国三年(978年)以巢县无为镇置,治今安徽省无为县。因“思与天下安于无事,取无为而治之意名之”(《元史·地理志》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巢湖市和无为、庐江等县。寻废。淳化中复置。属淮南西路。南宋景定三年(1262年)升所属巢县为镇巢军,辖境缩小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为路。
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北部中街山列岛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定海直隶厅有“东、西福山”,即此。
即大夏。中亚细亚古国。在今阿富汗北部兴都库什山与阿姆河上游之间。
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白云寺与接引殿间。南宋范成大 《吴船录》: 雷洞平 “凡言平者,差可以托足之处也。雷洞者,路之深崖,万仞磴道,缺处则下瞰沉黑若洞然。相传下有渊水,神龙所居,凡七十二涧”。唐宋
在今广东紫金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惠州府归善县“蚬彀营”条:马公寨“在府东北。《志》云:岭南贼巢曰洋乌潭、马公等寨,皆丛山深箐,延袤八百余里,一夫当关,万夫莫过。贼首伍端、黄世乔等啸聚其中,蚕食
①又作卢源山。在今江西万安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万安县:卢山“在县东五十里。高百余丈。诸峰环列如屏,下有水,源出城江口”。②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南。元于钦《齐乘》卷1:芦山“黄县南四十里。山下有真
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贞明元年 (915),蜀将 “王宗绾等败秦州兵于金沙谷”。即此。
在今宁夏盐池县南一百二十里。1947年陕甘宁边区盐池县人民政府曾迁驻于此。
又名禁钟楼。在今广东广州市惠福西路北侧五仙观内大殿后面的坡山顶上。始建于明洪武七年 (1374)。高17.45米。楼基用红砂岩砌筑高大方台,中开拱形门洞,前后贯通。上为重檐歇山瓦顶,上悬 “岭南第一楼
在今山西垣曲县东。《山海经·中次七经》: “鼓钟之山,帝台之所以觞百神也。……其上多砺,其下多砥。” 俗讹为瞽冢山。
亦作波居县。唐置,属羁縻长宁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境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