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时堰镇

时堰镇

即今江苏东台市西南时堰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东台县:“时堰镇在治西南三十里。”


在江苏省东台市西南部。面积69平方千米。人口4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时堰,人口 5000。相传明正统年间以梅姓迁此筑圩名梅家圩。成化年间筑杨公堰于此,改名梅家堰。后将“梅”雅称为“时”,称时家堰。清乾隆年间改今名。1949年设时堰区,1957年改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4年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蚕茧等。有轧花、色织、服装、皮件、纸箱、印刷、化工、金属制品、自行车配件、齿轮等厂。通客车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叶塘墟

    即今广东兴宁市西北十五里叶塘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兴宁县图表:兴宁江“又西南经叶塘墟,汤湖水自西北来注之”。

  • 陶侃城

   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岳州府巴陵县 “刘备城” 条下: “又陶侃城,在府东八里。侃镇巴陵时所筑也。”

  • 猚水

    即获水。在今河南东部,安徽、江苏北部。晋以后被认为是汴水的下流,通称汴水。《水经》 作猚水。即“获水”。

  • 新安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中江县。在今四川中江县南兴安乡 (磨子桥)。②北宋置,属肥乡县。即今河北肥乡县西二十里辛安镇乡。③北宋置,属黄岩县。即今浙江台州市路桥区。④金置,属禹城县。在今山东禹城市北。⑤清置,属长岭

  • 高疃集

    即今山东烟台市西南高疃镇。旧属福山县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 福山县西南有高疃。民国 《福山县志稿》 卷1 《镇集》: 高疃集 “在县 (治今福山镇) 西南三十五里”。

  • 黄土铺口

    在今河北阜平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阜平县: 黄土铺口 “在龙泉西南三里,其北有印钞、石湖、 入沟等口。 其南有��竿岭、 盘道岭、 旧路岭、新路沟等口,皆宏治、嘉靖间建

  • 银林堰

    又名银淋堰。唐景福初筑,在今江苏高淳县东东坝镇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建康府: 银淋堰,“《续志》 云,苏、常承中江下流,常病漂没,故筑银淋五堰以窒之,自是中江不复东,而宣、歙皆自芜湖以达于大江。又以石

  • 衣锦乡

    在今江西兴国县东北境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名衣锦寨。

  • 钳卢陂

    一名玉女陂。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南五十里。张衡 《南都赋》: “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21穰县: “汉元帝建昭中,召信臣为南阳太守,复于穰县南六十里造钳卢陂,累石为堤,傍开六石门,以节水势

  • 科烈站

    亦名叙烈站。元置,即今辽宁凤城市西北四十里薛礼站。相传薛仁贵征高丽至此而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