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明故宫

明故宫

明初皇宫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内。分宫城和皇城两部分,宫城呈长方形,南北长五里,东西宽四里,有护城河环绕。内有奉天、华盖、谨身诸宫,乾清、坤宁诸殿,永乐迁都北京,仿南京故宫布局建造皇宫,而南京故宫仍保留原建制。明末福王朱由崧即位于此,清初遭到破坏,后为八旗驻防地。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火。今残存午朝门、东西华门、内外五龙桥等遗迹。辟为午朝门公园 (明故宫公园)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易门县

    蒙古至元四年 (1267) 置洟门千户,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改易门县,属昆阳州。治所在市坪村 (今云南易门县南十里南庄)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“县西有泉曰洟源,讹作易门。” 元代后期迁治今县北三

  • 色如错

    又作希如错。在今西藏南部,门隅地区达旺南六里处。藏语意为犀牛角。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,为门隅三十二错、定(错、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)之一。1951年后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
  • 雒阳西苑

    东汉雒阳苑囿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。《后汉书· 顺帝纪》 载: 阳嘉元年(132),“是岁起西苑,修饰宫殿”。

  • 巴哈柴达木

    在今青海大柴达镇南。民国汪公亮《西北地理》第五节:青海柴达木戈壁区有巴哈柴达木。

  • 孟绢府

    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改孟绢路置,属云南布政使司。治所在今泰国清迈以南。后废。见“孟绢路”。

  • 北阳镇

    金置,属邯郸县。在今河北邯郸县境。在河南省淇县南部。面积117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北阳,人口 2580。相传,早有高姓居此,故曾名高家屯。后因此地有一大沙沟,村处于沟北,故名。1957年设

  • 市庄村

    即今河北定州市东南市庄乡。清道光《定州志》卷7市集:市庄镇在“城南六十里”。

  • 厄鲁特

    亦作额鲁特,又名卫拉特。是清代对西蒙古诸部的总称。明末清初,厄鲁特蒙古分四部:和硕特部游牧于乌鲁木齐地区,准噶尔部游牧于伊犁河流域,杜尔伯特部游牧于额尔齐斯河沿岸,土尔扈特游牧于塔尔巴哈台及其以北地方

  • 安陆郡

    南朝宋孝建元年(454)析江夏郡置,属郢州。治所在安陆县(今湖北安陆市)。南朝梁为南司州治。西魏大统十六年(550)为安州治。北周大象初为郧州治。寻复为安州治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三年(607)复置。辖境

  • 札萨克图汗部

    “札”又作“扎”。外蒙古旧部名。原为17世纪时喀尔喀三部之一。清雍正九年(1731年)后为喀尔喀四部之一。所部十九旗,会盟于札克河源毕都哩雅诺尔。牧地约当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和扎布汗、库苏古尔、乌布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