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明皇陵

明皇陵

在今安徽凤阳县西南十二里皇陵农场。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朱世珍、母陈氏的陵墓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凤阳县: 皇陵 “在府西南十二里。内为皇城,周七十余步。中为砖城,周六里八十一步。外为土城,周二十八里。明皇陵卫置于此”。《明史·礼志·山陵》: “皇考仁祖墓,在凤阳府太平乡。太祖至濠,尝议改葬,不果,因增土以培其封,令陵旁故人汪文、刘英等二十家守视。洪武二年荐号英陵,后改称皇陵。” 洪武二年 (1369) 始建,十一年 (1378)竣工。有皇城、砖城、土城三道。宫阙殿宇毁于明末兵火。今尚存墓冢、墓前碑刻、石人、石兽、华表和明太祖亲撰之 《皇陵碑》。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安徽省凤阳县西南8千米,距明中都城西南5千米,与中都城西北5千米的明十王四妃坟遥遥相对。是明太祖父母陵墓,后其兄、嫂和两个侄子也附葬于此。《明史·礼志·山陵》:“皇考仁祖,墓在凤阳府太平乡。太祖至濠,尝议改葬,不果,因增土以培其封,令陵旁故人汪文、刘英等二十家守视。洪武二年,荐号英陵,后改称皇陵。”洪武二年(1369年)始建,十一年竣工。有皇城、砖城、土城三道。皇城呈长方形,内有正殿、金门、左右庑、碑亭、御桥、华表并石人石兽36对。砖城开四门,各有明楼5间,城墙以红土泥饰。城内有具服殿、膳厨、官厅、棂星门、红桥、神厨、神库、天池、鼓房等。土城呈正方形,内有神路、官厅、铺舍、水关、皇堂桥、下马牌等建筑。皇城内有左右二碑亭,明太祖亲撰《皇陵碑》和无字碑凌空耸立。整个建筑群宏丽森严,蔚为壮观。惜宫阙殿宇毁于明末兵火,今尚存墓冢、墓前碑刻、石人、石兽、华表和《皇陵碑》、无字碑。墓系平顶覆斗式大土堆,长约60米、宽40米、高10米,上植松柏,郁郁葱葱。为全国著名的明初皇家陵园建筑。皇陵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明皇陵石刻


猜你喜欢

  • 嘉峪山

    古名洞庭山。在今甘肃嘉峪关市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肃州卫: “西有嘉峪山,其西麓,即嘉峪关也。”

  • 陶水

    ①即今山西长治县南淘清河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 “陶水南出陶乡,北流径长子城东,西转径其城北,东注于漳水。” 《魏书·地形志》 上党郡长子县: “有泉北流至陶乡,名陶水,合羊头山水,北流入浊漳。”②在

  • 木邦宣慰司

    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木邦府,后废。三十五年(1402)复置,永乐二年(1404)改军民宣慰使司,属云南布政司。治所在今缅甸掸邦兴维。辖境约当今缅甸掸邦萨尔温江以西部分。明末废。明永乐二年(140

  • 英额门

    一作英峨门。清柳条边门之一。即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北英额门镇。《清一统志· 奉天府二》: 英峨边门 “在开原县东南,有英峨口城,南至兴京边界十五里。又南至兴京边门二百十里”。

  • 东长冈

    在今安徽天长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天长县:东长冈“在县东北十五里。县西十三里又有西长冈,逶迤萦绕,与望城诸冈前后相接”。

  • 定边军

    ①唐方镇名。唐咸通九年 (868) 置,治所在邛州 (今四川邛崃市)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咸通九年 (868),“以 (李) 师望为嶲州刺史,充定边军节度,眉、蜀、邛、雅、嘉、黎等州观察,统押诸蛮并统领

  • 癿当川

    又名癿当城。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北。北宋崇宁三年(1104)改为来宾城。又作癿当城。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北。北宋崇宁三年(1104年)改为来宾城。

  • 马市堡

    ①清置,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二》 “北镇堡”条下:马市堡“在(广宁)县北二十里”。②即今辽宁开原市老城镇东北马市堡村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开原县图:东北有马家堡。民国

  • 新兴车站

    即今吉林汪清县南新兴乡。图佳铁路经此,也是兴宁铁路的起点站。

  • 天峨甲

    在今广西天峨县西北向阳镇。《清一统志·泗城府》:天峨甲“在凌云县境。山高林密,蛮僮错居。本朝乾隆四年设县丞驻此”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西北向阳。清乾隆四年(1739年)设凌云县丞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