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晋原郡

晋原郡

东晋永和三年 (347) 改成汉之汉原郡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江原县 (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六十里怀远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、大邑、新津等市县地。南齐改为晋康郡。


东晋永和三年(347年)灭成汉,改汉原郡置,治江原县(今崇州市西北)。南朝宋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崇州、大邑、邛崃、芦山、天全等市县地。属益州。梁改为江原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绍兴路

    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改绍兴府置,二十一年 (1284) 后属江浙行省。治所在山阴、会稽二县(今浙江绍兴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浦阳江 (浦江县除外)、曹娥江流域和余姚、慈溪二市西部。至正二十六年

  • 计亭

    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北屺亭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宜兴县:计亭“在县北二十里。《舆程记》作岊亭,误也。今有计亭桥, 自亭而北三十里,地名浪打川”。

  • 俄耳县

    唐贞观六年 (632) 置,属羁縻彻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虚恨蛮

    宋代大渡河南之少数民族部落之一。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南。《宋史·高宗纪》: 南宋绍兴八年 (1138),“虚恨蛮犯嘉州忠镇砦”。

  • 左云卫

    清顺治七年(1650)改左云川卫置,治所即今山西左云县。雍正三年(1725)改为左云县。清顺治七年(1650年)裁云川卫入大同左卫,改为左云卫,治今山西省左云县。雍正三年(1725年)改置左云县。

  • 即丘侯国

    东汉改即丘县置,属琅玡国。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禹王城。后复为县。东汉改即丘县置,治今山东省郯城县东北。后国除仍为即丘县。

  • 龙血戍

    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卷84阴平县:龙穴山“在县东北五十里。亦名龙像岩,亦名龙血山。古老相传昔此有龙斗死,血变为石。宋齐于此置龙血戍”。

  • 三朡

    又作三鬷或三㚇。夏、商时方国。在今山东定陶县北。《尚书·商书·汤誓》:汤伐桀,“夏师败绩。汤遂从之,遂伐三朡,俘厥宝玉”。伪孔传:“三朡,国名。桀走保之,今定陶也。”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

  • 傂奚县

    东汉改虒奚县置,属渔阳郡。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古北口内潮河西岸。西晋废。

  • 大辛庄商代遗址

    在今山东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镇东北十六里大辛庄南。1953年发现。后经发掘,发现房址十二座,水井八眼,墓葬四十二座,出土石、骨、蚌、陶、铜器七百余件。历年出土的青铜器中,有斝、觚、盉等酒器,戈、镞等武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