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江墟
即今广东高州市东北曹江镇。清光绪 《茂名县志》: 卷2: “县治北十八里曹江墟。”
即今广东高州市东北曹江镇。清光绪 《茂名县志》: 卷2: “县治北十八里曹江墟。”
一名千金堰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。三国魏太和五年(231)筑,积石为堰,堰谷水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:谷水“东至千金堨。《河南十二县境薄》曰:‘河南县城东十五里有千金堨’。《洛阳记》曰:‘千金堨旧堰谷水,魏
明为南京城仪凤门。在今江苏南京城西北,狮子山西侧。1931年改名兴中门。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。
亦名包水。又名丰水、泡水、苞水。在今江苏丰县北。自山东单县流入境,东入沛县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山阳郡平乐侯国: “包水东北至沛入泗。” 《水经·泗水注》: 黄水 “又东径平乐县右合泡水……自下沣、泡
1930年改麻哈县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麻江县。在贵州省东部。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。面积1221平方千米。人口20.8万。辖4镇、5乡(含3民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杏山镇。清水江支流麻哈江流贯县境
明宣德三年 (1428) 置,属东乡五路安抚司。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南。清初废。明宣德三年(1428年)置,治今湖北省咸丰县南。清初废。
即今江西永修县东北芦潭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后废。古镇名。又名芦潭市。在今江西省永修县东。明于此置巡检司。
即今江苏泰兴市。南宋绍兴十四年(1144)泰兴县徙治于此。
即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南感城镇北之感恩河。隋置感恩县以此名。
①俗称大寺。在今山西长治县(韩店镇)西北二十里看寺村。清光绪《长治县志》卷3:正觉寺“在城(今长治市)南二十里刊字村。唐太和间建”。寺名取佛经中“登上正觉彼岸”之意。②南朝宋泰始中建。原名延祚寺,又名
在今四川仪陇县西北。清同治《仪陇县志》卷2:大仪山“在县西北三十里。高踞群山之巅,矗立二千余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