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朔方郡

朔方郡

①西汉元朔二年 (前127) 置,治所在朔方县 (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什拉召一带)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伊克昭盟西北部及巴彦淖尔盟后套地区。东汉时移治临戎县 (今内蒙古磴口县东北布隆淖乡古城)。永和五年 (140) 徙治五原县 (今乌拉特前旗东南)。建安二十年 (215) 废。东汉时,匈奴南单于分部众屯牧于此。后赵于朔方故城复置朔州朔方郡。前秦以后废。

②北魏置,属东夏州。治所在魏平县 (今陕西子长县东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子长、米脂、清涧、吴堡、绥德等县及子洲县大部地。后废。

③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夏州置,治所在岩禄县(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古城)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乌审旗、鄂托克前旗大部及陕西靖边县、横山县部分地。隋末为梁师都所据。唐贞观二年 (628) 复为夏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复改为朔方郡,乾元元年(758) 仍改为夏州。


(1)西汉元朔二年(前127年)置,治朔方县(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北什拉召附近)。辖境约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西北部及后套地区。东汉移治临戎县(今内蒙古磴口县北布隆淖古城)。末年废。(2)北魏置,治魏平县(今陕西子长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子长、清涧等县地。北周时废。(3)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夏州置,治岩绿县(今陕西靖边县东北白城子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大理河以北的红柳河流域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、乌审旗等地区。唐初仍改夏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复改朔方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又改夏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永北县

    1913年改永北厅置,后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即今云南永胜县。取元永宁、北胜二土州各一字为名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34年改永胜县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永北直隶厅改置,治今云南省永胜县驻地永北镇。19

  • 黄崖冲山

    在今贵州万山特区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思州府黄道溪长官司: “黄崖冲在司西南五里。山势险固,其中平广,有据险避苗固。”

  • 赵屯镇

    北宋置,属东流县。在今安徽东至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11彭泽县: 古赵屯城 “在县东北二百五十七里。典籍不载,古老相传赵屯城”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6东流县有赵屯镇。(1)在辽宁省北宁市南部。面积70平

  • 南栋山

    在今广东大埔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大埔县: 南栋山 “在县 (治今茶阳镇) 南二十里。山高耸。稍南为积龙山,下有岩,前有盘谷”。

  • 钵罗州

    唐龙朔元年 (661) 置,属月支都督府。治所在兰城 (今阿富汗喀布尔北巴格兰)。8世纪中期废。

  • 木塔里山卫

    明永乐四年(1406)置,治所在今内蒙古科右前旗北公主陵附近。后废。明永乐四年(1406年)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北公主陵附近明代古城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嘉靖四十二年(1563年)向明朝请求袭职。

  • 鼻头

    即今台湾基隆市东鼻头角。清康熙 《台湾府志》 总图鸡笼城东北有鼻头。同治 《台湾府舆图纂要》 淡水厅坊里: 城北芝兰保有 “大鸡笼街、深澚庄、跌死猴庄、鼻头庄……”。

  • 安蜀城

    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西陵峡口南岸。《陈书·章昭达传》:太建二年(570),“周兵又于峡下南岸筑垒,名曰安蜀城。于江上横引大索,编苇为桥,以度军粮。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,施于楼船之上,仰割其索,索断粮绝,因

  • 行唐县

    ①东晋改南行唐县置,北魏属常山郡。治所在今河北行唐县东北三十里故郡村。太和十四年(490)于县置唐郡。熙平中移治犊乾城,即今治。隋属恒山郡。唐属恒州,长寿二年(693)改名章武县,神龙元年(705)复

  • 钦岛

    又作歆岛。即今山东长岛县砣矶岛北大钦岛。《宋会要辑稿》 第186册兵29载: 北宋政和八年(1118) 五月二日臣僚言: 熙宁中,巡检每季 “下北海驼基岛驻扎,系以驼基石为界。自与北朝通好,不曾根究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