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阳山
①即今吉林磐石县西北之朝阳山乡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 磐石县官商路 “西由朝阳山达伊通”。
②在今黑龙江省木兰县西北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 卷4: 朝阳山 “在 (木兰) 县北百里黑山正于西行再起之主峰也。产煤”。
③在今河南淇县西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9淇县: 朝阳山 “有岩石泉林之胜”。
④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77通望县: 朝阳山 “在县南,与众山连接,至大渡河绝”。
①即今吉林磐石县西北之朝阳山乡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 磐石县官商路 “西由朝阳山达伊通”。
②在今黑龙江省木兰县西北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 卷4: 朝阳山 “在 (木兰) 县北百里黑山正于西行再起之主峰也。产煤”。
③在今河南淇县西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9淇县: 朝阳山 “有岩石泉林之胜”。
④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77通望县: 朝阳山 “在县南,与众山连接,至大渡河绝”。
在今四川成都市东风路大慈寺南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1成都府: 解玉溪 “在大慈寺之南。韦皋所凿,用其沙解玉则易为功”,因名。
即今四川云阳县北南溪镇。明嘉靖 《云阳县志》 卷上: 有南溪堡。民国 《云阳县志》 卷1: 南溪乡有南溪场。(1)在安徽省金寨县中西部、南溪北岸。面积205平方千米。人口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南溪,人口
亦作塘隆。在今广西南丹县南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河池州图: 西北有塘龙墟。民国陈正祥 《广西地理》: 砂锡矿分布于 “车河乡的元马河,以及平冲和塘隆间的河谷地带”。
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北龚路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川沙县西北有 “龚家路”。
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北部阿拉湖以东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 卷11: 斋尔 “东北距额敏三百里。地广,饶水草。旧为阿克巴、拉布里木、杜尔巴、推素隆、伊克呼拉尔五集赛游牧之所。乾隆二十四年大兵进剿准噶尔,五集赛
建置无考。北周属九陇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。隋开皇初废入九陇县。
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岭山郡置,属简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一百里郁江南岸。十八年 (598)改为岭山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降岭山郡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郁江南岸。属郁林郡。十八年
在今河南滑县东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1:滑州白马县有“灵河一镇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显德元年(954),“河决灵河”等八口。古镇名。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。五代周黄河决口于此。
①西魏改惠怀县置,属武宁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北。隋大业初废入乐乡县。②1914年改宁远县置,属甘肃渭川道。治所即今甘肃武山县。因县西南有武城山,为三国魏将邓艾拒蜀将姜维处。故名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
在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西南二里。《史记· 魏世家》: 文侯十六年 (前430),“伐秦,筑临晋”。即此。秦置临晋县。《汉书· 地理志》注引臣瓒曰: “旧说曰,秦筑高垒以临晋国,故曰临晋。”古邑名。本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