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䳒县
亦作朱鸢县。西汉置,属交趾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海兴省快州附近。《水经·叶榆水注》:“江水对交趾朱䳒县,又东径浦阳北。”即此。唐属交州。唐末废。
亦作朱鸢县。西汉置,属交趾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海兴省快州附近。《水经·叶榆水注》:“江水对交趾朱䳒县,又东径浦阳北。”即此。唐属交州。唐末废。
又名沫水、涐水。即今四川西部大渡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蜀郡汶江县:“渽水出徼外,南至南安,东入江,过郡三,行三千四十里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146嘉定府: 沫水 “一名渽水,一名涐水,今曰阳江”。古水
西晋置,属九真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安定东马江南岸。隋属九真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)于县置永州,贞观十年(636)属爱州。至德二年(757)改为军宁县。古县名。西晋置,治今越南清化省安定东马江南岸。属
在今陕西石泉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石泉县:石泉“在县治南。其水清洌,四时不竭,流入汉水。县因以名”。
又作河泽、柯泽。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。《左传》:襄公十四年(前559),卫献公出奔齐,孙林父追之,“败公徒于河泽”。或作“阿泽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河水右历柯泽,《春秋·左传》 襄公十四年,卫孙文子败
本名直沽,元延祐三年 (1316) 改名海津镇。在今天津市狮子林桥西端旧三汉口附近。至正九年 (1349) 设镇抚司。明永乐初于此置天津卫和天津左、右卫,自此遂称天津。《清一统志·天津府二》“海津镇”
唐建,属维州。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唐广德元年 (763),吐蕃陷维州笼山城。《清一统志·杂谷直隶志》: 笼山城“在厅北。唐置戍于此。今为笼山番寨”。在今四川省汶川县北。唐广德年间,吐蕃攻陷维州笼山城,即
明洪武七年(1374)置,属海南卫。治所在今海南省万宁县。后废。
①辽置,为丰州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三十里白塔村西南古城。元至元四年(1267) 省入丰州。②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改黎灢千户置,属中庆路。治所在今云南富民县东南五里旧县。明属云南府,迁
隋义宁二年 (618) 置,属资阳郡。治所在今四川资中县南四十里银山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31银山县: “因县界银山为名。” 唐属资州。北宋乾德五年(867) 废入盘石县。古县名。隋义宁二年(618年)析
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。清光绪 《泸州九姓乡志》 卷1: 铅矿坪 “在九姓西南三十里。相传山出白鼠黑铅矿。乾隆八年、十一、十五等年开棌,俱无效。厂员孙国球、刘承高等,先后详请封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