杏园渡
一名杏园镇。在今河南卫辉市东南。为古黄河津渡处。《旧唐书·李忠臣传》:忠臣拜濮州刺史,“移镇杏园渡”。即此。北宋置镇。
黄河重要津渡。在今河南省卫辉市东南。唐杜甫《垂老别》诗:“土门壁甚坚,杏园渡亦难。”
一名杏园镇。在今河南卫辉市东南。为古黄河津渡处。《旧唐书·李忠臣传》:忠臣拜濮州刺史,“移镇杏园渡”。即此。北宋置镇。
黄河重要津渡。在今河南省卫辉市东南。唐杜甫《垂老别》诗:“土门壁甚坚,杏园渡亦难。”
明弘治间降忻城县置,属庆远府。治所即今广西忻城县。1928年升为忻城县。
清嘉庆二十五年(1820)置,属开化府并与开化府同城(即今云南文山县)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)移治马白关(即今云南马关县)。1913年改为安平县。清嘉庆二十五年(1820年)置,治今云南省文山县开化
在今山西运城市。《史记· 秦本纪》: 昭襄王十一年 (前296),“ 齐、韩、魏、赵、宋、中山五国共攻秦,至盐氏而还”。《正义》: “按掌盐之官,因称氏”。其南有盐池,掌盐之官驻此,故名。古邑名。战国
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南钥岛。1935年命名罗湾岛。1947年改名南钥岛。
在今江苏徐州市西南。唐时邮传所经,亦为迎饯之地。以古大彭国为名。《新唐书·崔彦曾传》:咸通九年(868)庞勋作乱,“囚彦曾大彭馆……勋乃杀彦曾于寝”。
在今四川大足县城西北四里北山(即古龙岗山)上。唐末昌州刺史韦君靖于此建永昌寨。后于唐景福元年(892)在此造像,经五代至南宋绍兴年间,历时二百五十余年。石刻分布在佛湾、白塔寺、营盘坡、观音坡、佛耳岩等
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改安邑县置,属河北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。十八年(494)改为夏县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改安邑县置,治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禹王城。十八年改为夏县。
即加玉宗。今西藏隆子县东南加玉。
在今山东潍坊市西二里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移下密县于此。以其在故下密县城(今潍坊市)之西,故称西下密。大业初复还旧治,改名北海县。
元至正二十四年 (1364) 朱元璋改峡州路置,治所在夷陵县 (今湖北宜昌市)。同年九月降为峡州。元至正二十四年(1364年)朱元璋改峡州路置,治夷陵县(今湖北宜昌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宜昌、宜都、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