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家庄
即今山东青州市东杨家庄镇。清光绪《益都县图志》卷3:县东有杨家庄。
集镇名。(1)在云南省禄丰县东南部。腰站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600。原为杨姓庄园,故名。产稻、玉米、蚕豆、小麦、烤烟等。有建筑、五金农具、运输、砖瓦等企业。有集市。昆畹公路经此。(2)在陕西省合阳县北部、侯西铁路北侧。杨家庄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200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,并产苇箔、核桃。有农具、机砖等厂。为县北部农贸集市。有公路通西禹公路。
即今山东青州市东杨家庄镇。清光绪《益都县图志》卷3:县东有杨家庄。
集镇名。(1)在云南省禄丰县东南部。腰站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600。原为杨姓庄园,故名。产稻、玉米、蚕豆、小麦、烤烟等。有建筑、五金农具、运输、砖瓦等企业。有集市。昆畹公路经此。(2)在陕西省合阳县北部、侯西铁路北侧。杨家庄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200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,并产苇箔、核桃。有农具、机砖等厂。为县北部农贸集市。有公路通西禹公路。
又称宝华山。在今云南祥云县南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云南县:水目山“在县南二十里。一名宝华山。山颠有泉,深不可测”。山上有水目寺。
即今上海市宝山区西南刘行镇。清光绪《宝山县志》卷1:刘行镇“在县治西南二十四里。《旧志》称刘家行,又名华井里,今更名镇”。
北宋置,属邕州左江道。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北松洞。元废。北宋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西北耸洞墟。
在今福建浦城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 · 建宁府》: 溪源巡司 “在浦城县东北五十里蔡家岭根。亦名溪源隘。明宣德八年,御史杨禧巡视银场,固请增置巡司。本朝康熙二十年,移驻人和里石陂街”。
唐贞观元年(627)改临津县置,属岚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兴县西北四十里黑峪口村南。《元和志》卷14合河县:“以城下有蔚汾水西与黄河合,故曰合河。”北宋元丰中移治今兴县,金末升为兴州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元年(6
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)置,属黎平府。治所即今贵州从江县西下江镇。1913年改下江县。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置,治今贵州省从江县西下江镇。1913年废厅改县。
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治所在永宁县 (今河南洛宁县)。八年 (625) 废。
又作黄旗埠。即今山东安丘市东北四十二里黄旗埠镇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安丘县东北有黄岐埠。
在今湖北咸丰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龙潭安抚司:白凤山在“司西十里”。
北魏六镇之一。在今内蒙古固阳县东北白灵淖乡城库伦古城。孝昌元年(525),被破六汗拔陵起义军攻破,镇废;镇民高欢等走投柔玄镇,从杜洛周起义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芒干水(即今大黑河)又西南, 径云中城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