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门卫
明洪武十九年 (1386) 置松门千户所,次年升为松门卫。在今浙江温岭市东松门镇。清顺治十七年 (1660) 废,设守备驻守。
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以旧松门寨置,治今浙江省温岭市东松门。清顺治十二年(1655年)废,属浙江都司。
明洪武十九年 (1386) 置松门千户所,次年升为松门卫。在今浙江温岭市东松门镇。清顺治十七年 (1660) 废,设守备驻守。
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以旧松门寨置,治今浙江省温岭市东松门。清顺治十二年(1655年)废,属浙江都司。
又作牌素巴特。即今新疆伽师县。《清一统志· 喀什噶尔》: 牌租阿巴特 “在喀什噶尔城东二百里木什河北”。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1喀什噶尔河: 牌租阿巴特,“回语: 牌租,天赐也。阿巴特,犹阿尔巴特
初为秦宫门。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。《史记·文帝纪》: 后元六年 (前158),“祝兹侯徐厉为将军,次棘门,以备胡”。即此。原为秦宫门。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。《史记·文帝本纪》:西汉文帝后元六年(前158
明置,属宁夏前卫。即今宁夏贺兰县北立岗镇。清设把总驻防。民国时,名李哥铺。
在今陕西周至县西。《晋书·司马勋传》:东晋永和五年 (349),梁州刺史司马勋率众出骆谷,“遣部将刘焕攻长安,又拔贺城”。即此。
明置,属宣化县。在今广西南宁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南宁府宣化县“三官堡”条下:大座堡“在府东北三十里。防宾州武缘诸山寇”。
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5安丘县: 金鞒山“形肖鞍鞒”。
①即今湖南常宁县西北麻洲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衡州常宁县: “吴分耒阳立新宁县,属湘东郡。旧治三洞,神龙二年移治麻州。” 即此。②唐贞观二十二年 (648) 析郎州地置,治所在今云南宣威市境。辖境约当
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西南六横岛与佛渡岛之间,系明中叶贸易商港。《明史·朱纨传》:“闽人李光头、歙人许栋据宁波之双屿,为之主司。”即此。明嘉靖二十七年(1548)港为朱纨捣毁。
隋仁寿元年(601)改广宁县置,属舒州。治所即今河南新蔡县。大业初改为新蔡县。旧县名。豫皖苏解放区设。1947年由河南省汝南县北部析置。以位县北得名。1948年撤销,仍并入汝南县。
即封陵。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风陵渡镇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关之直北,隔河有层阜,巍然独秀,孤峙河阳,世谓之风陵。戴延之所谓风塠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