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桥城
在今山西介休市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41引《郡国志》 云: “刘渊击刘琨于此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42介休县: “板桥城在县西北十八里。……其城阻水,以板桥为渡,因名。”
在今山西介休市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41引《郡国志》 云: “刘渊击刘琨于此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42介休县: “板桥城在县西北十八里。……其城阻水,以板桥为渡,因名。”
黄河津渡名。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。东汉中平元年(184)为镇压黄巾起义,在津上置关戍守,为八关之一。《后汉书·何进传》:中平六年(189),袁绍大诛宦官,“张让、段珪等困迫,遂将帝与陈留王数十人步出(洛
即辟耳山。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北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 “束马悬车,上卑耳之山。”古山名。又名辟耳山。在今山西省平陆县西北。《史记·齐世家》:“束马悬车,登太行,至卑耳山而还。”参见“辟耳山”。
细柳营的省称,也泛指军营。卢纶 《送从叔程归西川幕》诗: “群鹤栖莲府,诸戎拜柳营。”又作细柳营。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南渭河北岸。
在今湖南湘阴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湘阴县 “锡江砦” 条下: 笙竹岐 “世传舜采笙竹于此。今为笙竹驿”。
即今辽宁沈阳市东北浑河。源出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滚马岭,西南流经沈阳市南,至辽阳市四十里会入辽河。《旧唐书·程务挺传》: 永徽六年 (655),程名振 “率兵破高丽于贵端水,焚其新城”。即是。古水名
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河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:开拉哩河“在齐齐哈尔城西北与呼伦布雨尔接界。源出西北兴安岭,西流会额尔古讷河”。
即长江三峡。指今四川奉节县至湖北宜昌市间之瞿塘峡、巫峡、西陵峡。《周书·陆腾传》:“天和初,信州蛮、蜑据江峡反叛,连结二千余里, 自称王侯,杀刺史守令等。”又《蛮传》:“屯据三峡,断遏水路,荆、蜀行人
①三国吴甘露元年 (265) 分零陵郡置。《元和志》 卷29: “以郡在营水之南,因为名。”寻废。东晋复置,治所在营浦县 (今湖南道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道县、宁远等县地。南朝梁移治今道县西四十里营
①在今湖北房县西南,西接竹山县界。清有外委驻防。②在今湖北十堰市北。清属郧县。嘉庆四年(1799),白莲教起义军曾与清军在此激战。清魏源 《圣武记》 卷9: “时朱射斗斩包正洪于茅坪。” 即此。③即今
宋置羁縻黄平府,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四十里旧州镇。元属播州安抚司。明洪武七年(1374) 改为黄平安抚司。元至元二十八年(1291年)置,治今贵州省黄平县西北旧州。属播州军民安抚司。明洪武七年(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