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林头镇

林头镇

又作淋头集。即今安徽含山县西南林头镇。清乾隆 《含山县志》 山川全图: 西南有林头。


(1)在安徽省含山县西南部。面积130平方千米。人口5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林头,人口1.8万。传为东晋降将姚襄拎头自刎处,后演变为林头。1949年设林头乡,1958年改上游公社,1961年改林头公社,1984年置林头镇。1992年张町、福山二乡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棉花等。有水泥、砖瓦、化纤针织、铸冶等厂。镇西有姚晋庙。淮南铁路、合巢芜高速公路、合芜公路经此,裕溪河设航运码头。(2)在广东省电白县中西部。面积83平方千米。人口8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林头圩,人口 6400。昔有商贩摆卖于一橄榄树下,后渐成圩集,称榄头圩。“榄”方言与“”谐音,故名。1950年为电白县第四区。1958年置林头公社,1983年改区,1987年建镇。地处沙琅江谷地平原区。产稻、花生、甘蔗、荔枝。有农副产品加工、玉饰磨制、手套、木器、香料等厂。七那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虎蹲山

    在今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东北招宝山外海中。宋 《宝庆四明志》 卷18定海县: 虎蹲山在 “县东二里。屹立海口,象形而名之”。

  • 聚阳县

    西汉置,属右北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东北部。东汉废。

  • 伏羌县

    唐武德三年(620)改冀城县置,又于县置伏州,治所即今甘肃甘谷县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陕西卷下:“伏羌县制伏氐羌之义也。”八年(625)州废,县属秦州。至德后没于吐蕃,废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)复置

  • 三秦

    ①秦亡后,项羽三分秦故地关中,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,领有今陕西中部咸阳以西和甘肃东部之地;司马欣为塞王,领有今陕西咸阳以东地区;董翳为翟王,领有今陕西北部地区。合称三秦。唐明皇《登蒲州逍遥楼》诗:“十征

  • 连南县

    1942年改安化管理局置,属广东省。治所在吉田(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)。以在连县之南而得名。1940年迁三江镇(今连南瑶族自治县)。1953年改设连南瑶族自治区。1955年改为连南瑶族自治县。旧县

  • 罗波城

    明正统中土官岑瑛筑,在今广西武鸣县东北四十里罗波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武缘县: 罗波城 “中有罗波潭,因名”。

  • 北洋岸镇

    即北洋。今江苏射阳县南境北洋岸。

  • 蒲哩噜

    即今菲律宾之波利略岛。见南宋赵汝适《诸蕃志》 “麻逸国” 条。元汪大渊 《岛夷志略》 “三岛” 条作蒲里咾。

  • 琅塘市

    即郎塘市。今湖南新化县西北百里琅塘镇。

  • 伊阳郡

    东魏武定二年(544)置,属北荆州。治所在伏流城(今河南嵩县东北二十六里陆浑村)。武定五年(547)寄治北荆州城(在今伊川县西南)。武定末改为伊川郡。东魏武定初置,治南陆浑县(后改名伏流县,在今河南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