栖山圩
又名大山砦。即今江苏沛县西南三十里七山下栖山镇。清乾隆四十六年 (1781) 沛县城被冲没,曾迁治于此。
又名大山砦。即今江苏沛县西南三十里七山下栖山镇。清乾隆四十六年 (1781) 沛县城被冲没,曾迁治于此。
清置,属嘉兴县。即今浙江平湖市北十六里钟埭镇。
北宋置,属秦州。在今甘肃天水市境。
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北平地泉镇。清康熙中于此置驿站,蒙古名塔拉布拉克。1919年拟建平绥铁路车站,因民反对,移建平地泉车站于西北二十里老窝咀山下,即今集宁市。集镇名。在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前旗中
即叶。在今河南叶县南二十八里旧县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无忌曰,“秦叶阳、昆阳与舞阳邻”。
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的半月礁,位于海口礁西南。环礁不完整,成半月形。礁长5.5公里,宽约2公里。低潮时露出。东南有一宽敞的礁门。中国渔民向称海公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半月滩。1947年改为半月暗沙。
在今辽宁朝阳市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和八年(333),慕容皝讨宇文逸豆归于广安,“逸豆归惧而请和,遂筑安晋、榆阴二城而还”。胡注:“安晋城,在威德城东南。”在今辽宁省朝阳市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
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小黄村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济水“又东径小黄县之故城北,……县故阳武之东黄乡也”。
亦作辋子河。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北之昭苏河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 上京临潢府有辋子河。北宋沈括 《熙宁使虏图抄》: “逾济罔子河,河之广度五步,诘曲蛇行,西南与骆马会。”即“辋子河”。
①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宗城县(今河北威县东南二十里古城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威县、南宫、枣强等县地。九年 (626) 废。②唐贞观十一年 (637) 改西宗州置,治所在宗居县 (今云南祥云县
即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。清宣统元年(1909) 于此置桦川县,二年因水患移治悦来镇。1937年置佳木斯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