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桃溪

桃溪

①瓯江支流。即今浙江武义县西南宣平港上源之桃溪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宣平县: 桃溪在 “县(治今柳城镇) 北三十里”。

②一名永春溪。即今福建永春县南桃溪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永春县: 桃溪在 “县治南。其源出县西北六十余里之雪山。山高峻,多积雪,接德化县界。绕流而南出,经群山间,曰仙华、陈岩、埔兜等溪,又东折为袱溪、磁灶等溪,至石鼓溪,始通舟楫,流经县治,为县前溪。后曲折流,为留湾溪。又东南出,历马甲、钟山、山门、南涧、滑石等滩,皆险崖激浪。至县东十五里之西涵滩,则桃溪咽喉也。宋开宝三年,令林滂以马甲诸滩险阻,凿之以通舟楫。自西涵而下,出南安县水江村,合于双溪,即晋江上源也”。

③在今湖南溆浦县西南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溆浦县: 桃溪 “源出卢峰山,流绕县治入双龙江,灌溉民田凡千余亩”。

④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光镇北之陶江 (坪塘河)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5英德府: 桃溪 “在浛光县东五里。源出县东北重山下,会光水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凌河

    即灵河。今辽宁西南之大凌河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宜州: “凌河,累石为堤。” 《金史·地理志》兴中府兴中县: “南有凌河。”

  • 寒谷山

    即黍谷山。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怀柔县: 黍谷山 “亦曰寒谷。《吴越春秋》: 北过寒谷。谓此山”。

  • 葭芦河

    古名诸次水。即今陕西佳县西北佳芦河。源出榆林市西北,东南流径佳县,至县城南入黄河。《宋史· 夏国传》: 李继迁 “诱杀曹光实于葭芦川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葭州: 葭芦河在 “州西五里。中多葭芦,因名

  • 得县

    西汉武帝以匈奴地置, 为张掖郡治。 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北四十里。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:元狩二年 (前121),“骠骑将军涉钧耆,济居延,遂臻小月氏, 攻祁连山, 扬武乎得”。 师古注:

  • 吴亭

    即吴城。在今河南获嘉县西。《水经·清水注》:蔡沟“东会长明沟水,又东径修武县之吴亭北,东入吴陂”。

  • 元和县

    清雍正二年(1724)析长洲县地置,与吴县、长洲县并为苏州府治。治所即今江苏苏州市。1912年并入吴县。古旧县名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析长洲县南境置,与吴县、长洲县同治苏州府城内(今江苏苏州市旧城

  • 平虏砦

    又名平卤砦。北宋雍熙三年(986)置,属河间县。故址即今河北肃宁县。景德二年(1005)改为肃宁城。

  • 觅出礁

    即今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西南之华光礁。1935年命名为觅出礁。1947年改名华光礁。

  • 卢滩

   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礼乐滩。1935年命名卢滩。1947年改名礼乐滩。

  • 丹阳湖

    ①旧名南湖。在今江苏高淳县西,接安徽当涂县界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濮阳兴传》:永安三年(260),“都尉严密建丹杨湖田,作浦里塘”。郭璞《江赋》:旁有“朱浐丹漅”。注曰:“丹湖在丹阳。”《新唐书·食货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