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桥头

桥头

在今甘肃文县东南白龙江畔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钟会传》: 景元四年 (263),“乃下诏使邓艾、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余人,艾趣甘松、沓中连缀维,绪趣武街、桥头绝维归路”。


(1)集镇名。(1)在江苏省句容市东北部、京沪铁路旁。属下蜀镇。人口1600。古时北临长江,因镇东有一石桥,故名。1929年置桥头镇。1956年并入下蜀镇。省财经高等专科学校、京阳水泥厂位此。有集市、信用社、工商所等。沪宁铁路经此并设站。宁镇公路与新大公路在此交会。北有大道河入长江。(2)在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东北部、清水河北岸。桥头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830。原建村于芭蕉箐,清嘉庆七年(1802年)在清水河上石拱桥,名公安桥(今名桥头大桥),迁村于此,故名。产稻、玉米、大豆、甘蔗、三七等。为县境东部主要农贸集市。砚河公路经此。清水河畔孤山洞发现距今三万年前的剑齿象化石。(3)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北,东临大通河(浩门河)。加定藏族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836。因处大通河桥头,故名。产春小麦、蚕豆。盛产蕨菜和中药材。有公路。北山林区为国家森林公园。(2)村名。在海南省万宁市北部。属后安镇。人口590。相传明代有几户人家迁此定居。由于村前有龙头河,出入很不方便,村民在龙头河上用木板架桥,故名桥头村。产甘蔗,有“果蔗之乡”美称。有公路通乐来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始平原

    在今陕西兴平市北二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2兴平县: 始平原 “东西五十里,南北八里,东入咸阳界,西入武功界”。

  • 富峪站

    驿站名。亦作富谷站。元改富谷馆置,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甸子乡黑城村。

  • 铁利府

    唐渤海国置,治所在德里镇 (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南马大屯)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木兰县与佳木斯市之间松花江南北地区。辽徙治今辽宁抚顺市北。金废。渤海国置,治德里镇(今黑龙江依兰县西南马大屯)。辖境约当今黑

  • 上京

    ①即上都。京都的通称。东汉班固《幽通赋》:“皇十纪而鸿渐兮,有羽仪于上京。”②京都名。(1)唐渤海国以王都忽汗城为上京龙泉府,在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渤海镇(东京城)。《新唐书·渤海传》:“天宝末,钦茂徙

  • 匹播

    西藏古地名。唐杜佑《通典·边防》:“隋开皇中,其主论赞率弄赞都牂牁西匹播城。”地在今穷结县穷结雪。隋、唐时吐蕃赞普(王)曾于此筑城建都,7世纪中叶吐蕃都逻娑(即今拉萨),匹播城仍为赞普之夏日行宫。

  • 南部郡

    南朝梁置,属南梁北巴州。治所在南部县(今四川南部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南部县地。西魏改为新安郡。南朝梁时置,治南部县(今属四川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南部县及阆中市南。北周闵帝元年(557年)废。

  • 夷陵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九年(1376)改峡州卫置,属湖广都司。治所即今湖北宜昌市。后废。

  • 平乐坝

    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平落镇。嘉庆《邛州志》卷3邛州:平乐坝在“州南三十五里。宋初尝移火井县治此。《九域志》:火井县有平乐镇”。

  • 钧水

    一作均水。即今河南西南部淅水及其所注入的丹江下游。古水名。又称均水。即今河南省西南部淅水及其所入的丹江下游。

  • 秦周

    春秋、战国齐邑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。《左传》: 襄公十八年 (前555),晋人欲逐归者,鲁、卫请攻险,“十二月戊戌,及秦周,伐雍门之萩”。古邑名。春秋、战国齐邑。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。鲁襄公十八年(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