椹县
南朝梁置,属合浦郡。治所即今广东遂溪县西南五十里湛川村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为椹川县。
古县名。南朝梁置,治今广东省遂溪县西椹川。属合浦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椹川县。
南朝梁置,属合浦郡。治所即今广东遂溪县西南五十里湛川村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为椹川县。
古县名。南朝梁置,治今广东省遂溪县西椹川。属合浦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椹川县。
在今四川南部县东北四十里碑院镇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5阆州: 禹迹山 “在南部东南三十余里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8保宁府: 禹迹山 “旧传禹治水至此,故名。山有寺,因崖斲石为巨佛像,层楼覆之。泉出其
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荥阳市西。《左传》:定公六年(前504),“周儋翩率王子朝之徒因郑人将以作乱于周,郑于是乎伐冯、滑、胥靡、负黍、狐人、阙外”。古邑名。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省荥阳市西。《左传》定公六年(
即金昌城。在今甘肃永昌县北 (一说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南)。《寰宇记》 卷152: “金吕城,晋将马隆所筑。依于金吕山筑之。城因山以立名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一》 “金昌城” 条下谓 “金吕” 盖即“金
又作难河、那河。指今黑龙江省之嫩江及嫩江流注之松花江。《魏书·勿吉传》: “初发其国,乘船泝难河西上,至太沵河。” 同书 《乌洛侯传》: “其国西北有完水,东北流合于难水。其地小水皆注于难,东入于海。
在今浙江平湖市东南海中,西北距海岸四十里。南宋常棠《澉水志》卷5:“王盘山邈在海中,桥柱犹存。淳祐十年,有于旁滩潮里,得古井及小石桥、古树根之类,验井砖上字,则知东晋屯兵处。”又作黄盘山。在浙江省平湖
①西晋改禄福县置,为酒泉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酒泉市。十六国西凉曾都于此。隋仁寿中于县置肃州,大业初州废,县属张掖郡。义宁初改名酒泉县。②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属肃州。治所在乐涫镇 (今甘肃酒泉市东
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旧江陵县城内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承圣三年 (554),西魏于谨攻江陵,元帝十一月丁酉,夜宿民家,“己亥移居祗洹寺。于谨令筑长围,中外信命始绝”。
在今湖南慈利县境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0澧州:石柱城,“《类要》:在慈利县。山崖有石,耸立如柱”。
①清置,属洮南府。在今吉林镇赉县西南到保镇西高平村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洮南府: “府北德勒顺昭至高平镇赴靖安。”②即今四川蓬溪县南高坪镇。清嘉庆 《四川通志》 卷29蓬溪县: 高平镇 “在县西南一百
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保定路置,属北平行中书省 (后直隶京师)。治所在清苑县 (今河北保定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太行山以东,潴龙河、唐河、拒马河之间及高碑店、雄县、深泽、深县、辛集等县市地。1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