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门千户所
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,属松门卫。在今浙江玉环县东北二十二里楚门镇。《明史·朱亮祖传》: “徇下瑞安,复败 (方) 明善于盘屿,追至楚门”,即此。清顺治十七年 (1660) 废。玉环营设把总驻守。
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浙江省玉环县东北楚门镇。属盘石卫,后属松门卫。清顺治十七年(1660年)废。
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,属松门卫。在今浙江玉环县东北二十二里楚门镇。《明史·朱亮祖传》: “徇下瑞安,复败 (方) 明善于盘屿,追至楚门”,即此。清顺治十七年 (1660) 废。玉环营设把总驻守。
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浙江省玉环县东北楚门镇。属盘石卫,后属松门卫。清顺治十七年(1660年)废。
一作南平寨。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瞿唐峡长江南岸。《平夏录》: 明洪武四年(1371),汤和等伐蜀夏,夏 “于铁索外,北倚羊角山,南倚南城寨,凿两岩壁,引缆为飞桥 三,平以木板,置炮以拒我师”。
又称大万德。即今山东长清县东南八十里万德镇。光绪《皇朝中外一统舆图》:长清县东南有万德店。
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南津关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在》 卷78夷陵州: 南津口 “在州北二十里。当三峡之口。相传汉昭烈尝据守此津之南,故名”。
元至元十六年 (1279) 升容州置,属湖广行省。治所在普宁县 (今广西容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容县、北流、陆川三县地。后复为容州。元至元十六年(1279年)升容州置,治普宁县(今广西容县)。辖境相当今
即今四川垫江县东北沙坪镇。清光绪《垫江县志》卷2:沙坪关在“治北五十里”。
即三山。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,长江东岸板桥浦西。《清一统志·江宁府一》:三山“大江从西来,势如建瓴,而此山当其冲。一名护国山”。古山名。又称三山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长江南岸。西晋太康中王溶伐吴,自牛渚
在今湖北竹山县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竹山县:“又有上庸山,上庸水所出,南合孔阳水,下流入汉。”清乾隆《竹山县志》卷4:上庸水在“县西四十里。源出上庸山,因以此名县。其水南流与孔阳水合,入汉江”。
亦作白盐池。即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南北大池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盐州五原县有白(盐)池。《元和志》卷4:白池县“以地近白池,因以为名”。
北宋至道三年 (997) 置,为全国十五道之一。治所在京兆府 (今陕西西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和宁夏长城以南、秦岭川北及山西西南部、河南西北部、甘肃东南部地区。熙宁五年 (1072)分为永兴军,秦凤二
南朝梁改怀安县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在今广西贵港市南一百里思怀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属南尹州。贞观八年(634)属贵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废。古县名。南朝梁以怀安县改名,治今广西壮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