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昌湖

武昌湖

①在今安徽望江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望江县: 漳湖 “其上流为武昌湖,在县东北三十里。受茗山、凤溪诸溪涧及县北群川之水,汇而为湖,广十里,袤三十里”。

②在今河南罗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罗山县: 武昌湖在 “县西五十里。蓄水灌田,凡三百余顷”。


在安徽省西南部望江县境。呈东西延伸,中部最窄处建有石坝及节制闸将湖分为东、西两部分,东称青草湖,亦名下湖,西称武昌湖,又名上湖。为断陷洼地经长江积水而成的残留湖。湖区原包括白土湖、焦赛湖,面积曾达300.9平方千米。清末,焦赛单独成湖,20世纪50年代又围垦部分湖汊,现湖面积100.5平方千米,湖面海拔13.8米,最大水深4.3米,蓄水量3.45亿立方米。湖水一路经新漳河出闸入长江;另一路出幸福河汇入皖河,经皖河闸入长江。水质优良,为鳊、鲫、鲤、青、鲢等各种鱼类盛产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清河国

    东汉改清河郡置,治所在甘陵县 (今山东临清市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清河及枣强、南宫各一部分,山东临清、夏津武城及高唐、平原各一部分地。建和二年 (148) 改为甘陵国。三国魏改为清河郡。西晋复为清河国

  • 杉关站

    元置,即今福建光泽县西南杉关。明改为驿。元置,即今福建省光泽县西南杉关。明改为驿。

  • 望军山

    在今江西广昌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建昌府广昌县: 望军山 “突兀万仞,以俯视南丰之军山而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建昌府一》: 望军山“在广昌县西南四十五里。……中有石佛、狮、龟等,皆天然形肖”。

  • 风阳山

    即风门山。又作枫门山。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北一百十里,与绥宁、武冈二县交界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汉乾祐二年(949),“楚将徐进败蛮于风阳山,斩首五千级”。即此。古山名。在今湖南省武冈市西。《资治通

  • 劳谷

    亦作涝谷。在今陕西户县西南,涝水所出。《汉书·郊祀志》:宣帝时,“京师近县鄠,则有劳谷、五床山、……玉女祠”。又作潦谷。即今陕西省户县西南涝谷。《汉书·郊祀志》:鄠县有劳谷五床山祠。

  • 大姚浦

    在今江苏吴县东南三十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苏州府长洲县:大姚浦“吴淞江由庞山湖出大姚浦东北流,折为三江,俗名上清、中清、下清江,又东入昆山县界。姚,一作摇。《吴志》,其地本名摇城,汉初越君摇尝居此”

  • 郾县

    西汉置,属颍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南五里古城。东晋废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郾城县南。两汉、魏、晋属颍川郡。东晋废。

  • 宜兴千户所

    俗名小兴州。明洪武三年 (1370) 改宜兴卫置,后属大宁都司。治所在今河北滦平县东北十五里小城子。永乐元年 (1403) 废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改宜兴卫置,治今河北省滦平县东北。永乐元年(14

  • 石塘堡

    在今广东仁化县西石塘镇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 “繁华堡”条:“石塘堡在县西四十里。”清置,即今广东省仁化县西石塘镇。

  • 子午关

    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1长安县:子午关“在县南百里。王莽通子午道,因置此关。魏遣钟会统十万余众,分从斜谷、骆谷、子午谷,趋汉中。晋桓温伐秦,命司马勋出子午道。今洋州东二十里曰龙亭,此入子午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