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胜关

武胜关

①即武阳关。在今河南信阳县南,当河南、湖北两省交界处。为大别山隘口之一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信阳州 “黄土关” 条下: “又州南有武胜关,亦险塞处云。” 京广铁路经此。

②明置,在今贵州福泉县南二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8平越卫: 武胜关 “左右崖削,一水中贯,实当诸路之冲”。

③明置,属思南府安化县。在今贵州思南县西南一里。《清一统志·思南府》: 武胜关 “即小崖门”。

④在今湖南沅陵县南。《清一统志 ·辰州府二》:武胜关 “在沅陵县南六十里”。


在河南省南缘、信阳市区南与湖北省广水市交界处。为古义阳三关中的中关,大别山隘口之一。历为军事要地。两侧雄峰对峙,古木参天,为古今南北交通咽喉。107国道经此与京广铁路隧道成立体交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四通市

    北魏洛阳市场。在洛阳城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)南洛水之南。杨街之《洛阳伽蓝记》卷3载:“别立市于洛水南,号曰四通市, 民间谓永桥市。伊洛之鱼,多于此卖,士庶须脍, 皆诣取之。鱼味甚美,京师语曰:

  • 洛阳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西充县。在今四川南充市西北五十里双桂镇北洛阳坝。②即今河北沙河市西北二十五里东户村乡。清乾隆 《沙河县志》 建置志: 市集有洛阳。③即今江苏武进县东南洛阳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阳湖

  • 安徽省

    清康熙六年(1667)改江南左布政使置,寄治江宁府(治今江苏南京市)。乾隆二十五年(1760)治所迁安庆府(今安徽安庆市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及江苏洪泽湖以西、以南地区。1949年分置皖北、皖南两行署区

  • 安化砦

    宋置,在今甘肃环县东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环县:安化砦“宋置”。

  • 马鞍渡

    唐代石门路上的交通要站。在今云南大关县北洒渔河北岸黄葛附近。唐樊绰《蛮书》卷1:“石门外第三程至牛头山,山有诸葛古城,馆临水,名马安渡。”依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作马鞍渡。在今云南省大关县西北。唐贞元十

  • 郭道镇

    清置,属沁源县。即今山西沁源县北郭道镇。在山西省沁源县中部。面积265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郭道,人口6250。因郭姓首先在此开发居住,位于三岔路口交通要道处,故名郭道。1949年为沁源

  • 左云卫

    清顺治七年(1650)改左云川卫置,治所即今山西左云县。雍正三年(1725)改为左云县。清顺治七年(1650年)裁云川卫入大同左卫,改为左云卫,治今山西省左云县。雍正三年(1725年)改置左云县。

  • 控卡山

    即空卡山。在今四川金川县东南。清乾隆《金川琐记》卷2: 控卡山 “绝顶为崇化、懋功两屯分界处,高出云表,虽盛夏积雪逾尺,午后率多大风,人马不能行立,必择五鼓或黎明时过之”。此山旧为大小金川两土司界山,

  • 施州塘

    在今湖北恩施市东清江北岸,接建始县界。清有外委驻防。

  • 当利口

    在今安徽和县东南。为当利水入江入口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策传》:刘繇渡江治曲阿,遣“张英屯当利口,以拒(袁)术”。即此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南。为当利浦入江口,六朝时系长江下游北岸滨江要地。东汉兴平元年(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