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堌堆集
即今河南商丘县西南毛堌堆乡。明嘉靖《归德州志》卷1《村镇》:“毛堌堆集,州西南三十里。”
即今河南商丘县西南毛堌堆乡。明嘉靖《归德州志》卷1《村镇》:“毛堌堆集,州西南三十里。”
即今青海平安县西南祁家川水(三合沟)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湟水又东,安夷川水注之。水发远山,西北流,控引众川,北屈,径安夷城西北,东入湟水。”
即浪弥州。 在今四川泸定或石棉、 汉源等县境。
即今四川南充市南嘉陵江西岸李渡镇。《清一统志·顺庆府二》:李渡场“在南充县南六十里。本朝乾隆五十一年置主簿驻此”。民国初改设县佐。
①即今江西东乡县西北四十五里将军岭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2抚州府东乡县: 西北有“将军岭”。②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陕州一》:将军岭 “在灵宝县 (今县东北老城) 西南 一百二十里。
北宋神宗初沿袭真宗以来旧制,分境内为十八路。熙宁五年(1072)以后续有分置,至七年共为二十三路,即淮南分为东、西二路,陕西分为永兴军、秦凤二路,京西分为南、北二路,河北分为东、西二路, 京东分为东、
亦作杨柽木厂。清康熙三十一年(1692) 置,属盛京礼部 (后改属盛京将军)。驻地在杜尔笔山杜尔笔城 (亦作都尔鼻城),今辽宁彰武县。《清一统志 · 牧厂》: 养息牧厂 “在盛京锦州府广宁县北二百一十
①西汉太初元年 (前104) 置,属犍为郡。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西南至云南盐津县一带。元光五年 (前130) 为犍为郡治。始元元年 (前86) 郡治移僰道,仍属犍为郡。三国蜀属朱提郡。延熙中及西晋怀帝时
即今福建福州市西侧乌石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00福州: “闽山去州一里二百步,周回四里。本名乌石山,天宝六载敕名闽山。”古山名。原名乌石山,唐天宝八载(749年)改闽山。在今福建省福州市旧城西南隅。与九
又名灵山寺。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北洪塘镇北灵山山岙。始建于唐,北宋大中祥符六年 (1013)重建。在中轴线上有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观音堂、藏经楼,以及两侧僧房、钟鼓楼等,依山势而建。大殿仍保持北宋建筑风格,
在今湖南汝城县东一里。《清一统志·郴州一》:苏仙岭“以苏耽得名”。在湖南省郴州市东2.5千米处。又称苏仙山、马岭山、牛皮山、白马岭、龙头岭等。传说汉苏耽于此得道飞升称今名。海拔526米。山势秀丽,万木